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新子学”视域下中国“小说”观念的演进

陈成吒

引用本文: 陈成吒. “新子学”视域下中国“小说”观念的演进[J]. 学术月刊, 2019, 51(5): 125-135. shu
Citation:  Chengzha CHEN.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Chinese Novels in the Perspective of “New Zixue”[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5): 125-135. shu

“新子学”视域下中国“小说”观念的演进—以诸子“小说家”作品的文体变革为中心

    作者简介: 陈成吒,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师(上海 200433);
  • 中图分类号: I209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Chinese Novels in the Perspective of “New Zixue”

  • Available Online: 2019-05-01

    CLC number: I209

  • 摘要: 在“新子学”视域中,先秦时代,“说”是相对于“经”而存在的、以解释义理为目的的短篇故事连缀性作品。形式为“说体”,包含“经说”“要说”“纯说”等,诸子对此有大量实践,庄子之后形成一定的文体自觉,区分“大说”“小说”。《汉书·艺文志》等确立了诸子“小说”观念,自觉它是结合文体、内容、思想而言的事物:它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所造,文体为“说体”;故事一般具有虚构性;主旨虽有可取,但不够精深,否则就应归入诸子九流。这些观念既保留了先秦“小说”的基本特征,又站在经学立场对其有所异化。《四库全书》对此有继承与变革,是晚清小说革命、中国现代小说观念产生的重要产房。
    1. [1]

      刘晓军 . “说”祭与“说”体. 学术月刊, 2019, 51(5): 112-124.

    2. [2]

      王瑜锦谭帆 . 论中国小说文体观念的古今演变. 学术月刊, 2020, 52(5): 126-137, 184.

    3. [3]

      朱晓江 . 小说的文体特征、功能及其与五四文学变革之关联. 学术月刊, 2021, 53(3): 160-169.

    4. [4]

      朱军 . 公羊学新变与近代小说的国家想象. 学术月刊, 2016, 48(03): 138-146.

    5. [5]

      郭恋东,冯若兮 . 类型小说的全球翻译——以犯罪小说、网络小说和科幻小说为例. 学术月刊, 2023, 55(11): 160-168.

    6. [6]

      詹玲 . 启蒙视野下的中国科幻小说发展流变. 学术月刊, 2019, 51(4): 128-138.

    7. [7]

      战玉冰 . 清末民初中国侦探小说中的传统性因素. 学术月刊, 2021, 53(9): 168-176.

    8. [8]

      刘晓军,李鑫 . 论近代小说评点的三个转变. 学术月刊, 2023, 55(12): 136-145.

    9. [9]

      顾明栋 . 论中西小说理论的哲学和美学根基. 学术月刊, 2019, 51(11): 127-138.

    10. [10]

      王光东郭名华 . 城乡关系视野中的新世纪乡土小说. 学术月刊, 2017, 49(07): 120-126.

    11. [11]

      陆臻 . 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生产型消费者”—— 以网络小说“粉丝”为例. 学术月刊, 2017, 49(04): 113-119.

    12. [12]

      张蕾 . “伟大的传统”:《红楼梦》与清末民初小说. 学术月刊, 2019, 51(9): 133-142.

    13. [13]

      徐秀明 . 文化冲突与叙事错位——由《长恨歌》谈王安忆的小说美学及其创作转向. 学术月刊, 2017, 49(07): 127-135.

    14. [14]

      韩元 . 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红色经典抗战小说及改编影视剧中的妇女与民族国家. 学术月刊, 2019, 51(4): 139-148, 173.

    15. [15]

      王宏图 . 成长的烦恼及其限度—— 从路内作品的“成长发展小说”特性看新生代作家的精神征候. 学术月刊, 2016, 48(08): 124-130.

    16. [16]

      高建平 . “积淀说”的反思与重释“新感性”. 学术月刊, 2022, 54(3): 183-192.

    17. [17]

      王振复 . 原始“信文化”说与人类学转向. 学术月刊, 2022, 54(8): 129-142.

    18. [18]

      於梅舫 . 识宋学与辨新局: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学旨趣解析. 学术月刊, 2020, 52(10): 149-164.

    19. [19]

      高源 . 理想人格的互鉴:芬兰学派奥古斯丁学新诠释及其与中国哲学的相遇. 学术月刊, 2021, 53(9): 38-48.

    20. [20]

      李稳稳 . 社会转型、知识话语与新边疆学——第五届边疆中国论坛综述.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73-177.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
  • 文章访问数:  1569
  • HTML全文浏览量:  170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05-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新子学”视域下中国“小说”观念的演进

    作者简介:陈成吒,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师(上海 200433)
  •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00433

摘要: 在“新子学”视域中,先秦时代,“说”是相对于“经”而存在的、以解释义理为目的的短篇故事连缀性作品。形式为“说体”,包含“经说”“要说”“纯说”等,诸子对此有大量实践,庄子之后形成一定的文体自觉,区分“大说”“小说”。《汉书·艺文志》等确立了诸子“小说”观念,自觉它是结合文体、内容、思想而言的事物:它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所造,文体为“说体”;故事一般具有虚构性;主旨虽有可取,但不够精深,否则就应归入诸子九流。这些观念既保留了先秦“小说”的基本特征,又站在经学立场对其有所异化。《四库全书》对此有继承与变革,是晚清小说革命、中国现代小说观念产生的重要产房。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