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事”与“史”

杨国荣

引用本文: 杨国荣. “事”与“史”[J]. 学术月刊, 2019, 51(1): 11-23. shu
Citation:  Guorong YANG. “Affair” and “History”[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1): 11-23. shu

“事”与“史”

    作者简介: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上海 200241);
  • 中图分类号: B0

“Affair” and “History”

  • Available Online: 2019-01-01

    CLC number: B0

  • 摘要: 历史生成于人所作之“事”。离开了“事”的多样展开,历史将流于抽象和空洞,脱离了具体的“事”,历史主体也将虚幻化。正是在参与多样之“事”或从事多样的活动的过程中,人成为历史的主体,而“事”的多样性,则规定了历史演进的多方面性。相应于“事”由人“作”,因“事”成“史”同时表现为人创造历史的过程。然而,“事”总是发生于已有的条件之下,“史”同样展开于既定的背景之中,“事”和“史”所涉及的既成前提,具体表现为“势”和“理”,作为“事”和“史”综合背景的“势”与“势”所蕴含的内在法则(“理”),扬弃了“事”和“史”的任意性而使之具有现实的形态。源于人的参与和基于既成的“势”和“理”,构成了“事”和“史”的二重向度。“事”的变动和“史”的衍化,都非仅仅呈现为空洞的时间流逝,而是包含实质的价值内容。“事”的发生源于现实的需要,这种需要在不同的意义上涉及人自身的发展,“史”的衍化则关乎人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事”有目的,“史”有方向,“事”无止境,故“史”无终结。人类的历史发展在总体上表现为基于所作之“事”而不断走向自由之境。
    1. [1]

      罗峰 . 治国理政思想缘起刍议. 学术月刊, 2021, 53(6): 108-120.

    2. [2]

      杨知文 . “同案同判”的性质及其证立理据. 学术月刊, 2021, 53(11): 111-122.

    3. [3]

      刘未沫 . 早期中国思维中的数理、图理与式图. 学术月刊, 2022, 54(4): 22-37.

    4. [4]

      张帆 . “力”与“理”之间:欧战语境下中国“科学”概念的道德困境与意义转向. 学术月刊, 2016, 48(07): 109-122.

    5. [5]

      李晓愚 . 图像如何“为史”. 学术月刊, 2022, 54(12): 153-164.

    6. [6]

      凤媛 . 《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多重意蕴空间——兼论抗战文艺的“情”“理”之辩. 学术月刊, 2024, 56(2): 166-174.

    7. [7]

      景海峰 . 从经学到经学史. 学术月刊, 2019, 51(11): 5-14.

    8. [8]

      黄平 . 王小波与文学史. 学术月刊, 2017, 49(12): 134-143.

    9. [9]

      颜青山 . 知性的概念史与知性哲学. 学术月刊, 2021, 53(6): 45-57.

    10. [10]

      刘亚秋 . 口述史作为社区研究的方法. 学术月刊, 2021, 53(11): 123-131.

    11. [11]

      姚晓雷 . 重视“史”,但更要寻找“诗”. 学术月刊, 2017, 49(10): 9-12.

    12. [12]

      晁福林 . 《史墙盘》铭文补释. 学术月刊, 2019, 51(11): 150-157.

    13. [13]

      袁剑 . 从一般思想史到边疆思想史. 学术月刊, 2020, 52(11): 160-167.

    14. [14]

      罗志田张洪彬 . 学术史、思想史和人物研究—— 罗志田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6, 48(12): 174-179.

    15. [15]

      陈平冯贤亮 . 从经济史到文化史:传统江南研究的若干问题述评. 学术月刊, 2020, 52(6): 148-161, 178.

    16. [16]

      胡洁 . 个人叙事与集体记忆:口述史的多维建构. 学术月刊, 2021, 53(11): 140-146.

    17. [17]

      张剑波桑玉成 . 战争与国家形成的学术史探析. 学术月刊, 2022, 54(7): 93-106.

    18. [18]

      吴国盛胡翌霖 . 由史入思 —— 吴国盛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86-190.

    19. [19]

      高瑞泉 . 重建“信德”:从“信”的观念史出发的考察. 学术月刊, 2017, 49(07): 5-17.

    20. [20]

      刘恒武 . 图像观识与海上丝绸之路史. 学术月刊, 2017, 49(12): 44-47.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6
  • 文章访问数:  2452
  • HTML全文浏览量:  394
文章相关
  •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3-29
  • 刊出日期:  2019-01-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事”与“史”

    作者简介: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上海 200241)

摘要: 历史生成于人所作之“事”。离开了“事”的多样展开,历史将流于抽象和空洞,脱离了具体的“事”,历史主体也将虚幻化。正是在参与多样之“事”或从事多样的活动的过程中,人成为历史的主体,而“事”的多样性,则规定了历史演进的多方面性。相应于“事”由人“作”,因“事”成“史”同时表现为人创造历史的过程。然而,“事”总是发生于已有的条件之下,“史”同样展开于既定的背景之中,“事”和“史”所涉及的既成前提,具体表现为“势”和“理”,作为“事”和“史”综合背景的“势”与“势”所蕴含的内在法则(“理”),扬弃了“事”和“史”的任意性而使之具有现实的形态。源于人的参与和基于既成的“势”和“理”,构成了“事”和“史”的二重向度。“事”的变动和“史”的衍化,都非仅仅呈现为空洞的时间流逝,而是包含实质的价值内容。“事”的发生源于现实的需要,这种需要在不同的意义上涉及人自身的发展,“史”的衍化则关乎人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事”有目的,“史”有方向,“事”无止境,故“史”无终结。人类的历史发展在总体上表现为基于所作之“事”而不断走向自由之境。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