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修辞性阅读”与文学阐释

毛宣国

引用本文: 毛宣国. “修辞性阅读”与文学阐释[J]. 学术月刊, 2019, 51(6): 117-128. shu
Citation:  Xuanguo MAO. Rhetorical Reading and Literary Interpretation[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6): 117-128. shu

“修辞性阅读”与文学阐释

    作者简介: 毛宣国,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湖南长沙 410083);
  • 中图分类号: I0

Rhetorical Reading and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 Available Online: 2019-06-01

    CLC number: I0

  • 摘要: 张江认为阐释是一种公共行为,文学阐释的目的是寻找文本的确定主旨与意义以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文学批评应该有完整系统的方法以提供普遍意义的指导。基于此原则,他对米勒的解构主义批评提出了质疑。米勒的回应是,解构批评根源于文学语言的比喻性,强调以特殊方法解释文学文本的意义,并不是否定文本意义的存在,它重视的不是理论范式与方法的指导,而是对于特定作品文本的阅读与体验。他将自己的工作称为“修辞性阅读”。本文认为,“修辞性阅读”和“公共阐释”的路径虽不相同,却存在着相似与相通,那就是它们都以语言问题为中心,重视文本细读,重视文学阐释参与文学实践的能力。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待文章与作者、读者关系的理解上。文章还将“修辞性阅读”纳入到现代阐释学与中国古代修辞批评的理论背景中,并通过张江对当代诗歌的“诵读”到“视读”现象解读的分析,论证了“修辞性阅读”作为文学阐释路径对于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性。
    1. [1]

      张江哈贝马斯 . 关于公共阐释的对话. 学术月刊, 2018, 50(5): 5-13.

    2. [2]

      张江奥特弗莱德·赫费 . “原意性阐释”还是“理论性阐释”. 学术月刊, 2019, 51(10): 5-13.

    3. [3]

      赵吉 . 复杂性与公共行政的重构. 学术月刊, 2023, 55(2): 80-91.

    4. [4]

      李硕董铁柱 . 《真诰》中的仙人、灵媒与学道者 —— 兼从“灵媒更替事件”论《真诰》文本的真实性. 学术月刊, 2016, 48(03): 176-184.

    5. [5]

      葛四友 . 公共辩护的摇摆性. 学术月刊, 2020, 52(7): 14-23.

    6. [6]

      周小亮 . 包容性绿色发展:理论阐释与制度支撑体系. 学术月刊, 2020, 52(11): 41-54.

    7. [7]

      卞绍斌 . 尊严与必然性:康德伦理思想的伍德式阐释. 学术月刊, 2021, 53(6): 31-44.

    8. [8]

      杨乔喻 . 雅克·马丁在阿尔都塞文本中的寄居性存在—— 反同一性文本学的一项案例考察. 学术月刊, 2016, 48(11): 43-48.

    9. [9]

      常安 . 中国宪法文本中的“内”与“外”. 学术月刊, 2020, 52(12): 79-96.

    10. [10]

      宋逸炜 . “英特纳雄耐尔”的文本传布与象征意义. 学术月刊, 2021, 53(6): 205-216.

    11. [11]

      张伟,吕铖钢 . 视觉修辞与《晋察冀画报》的“解放”书写. 学术月刊, 2023, 55(7): 152-162.

    12. [12]

      聂敏里 . 士与现代公共知识分子. 学术月刊, 2022, 54(10): 23-32.

    13. [13]

      蒋建国 . 甲午前后的报刊地理、新闻呈现与读者阅读的回想. 学术月刊, 2018, 50(12): 153-165.

    14. [14]

      陈水生 . 公共政策失败及其治理:一个整合性分析框架. 学术月刊, 2022, 54(2): 91-102.

    15. [15]

      刘莲莲 . 国际公共政策研究与范式创新. 学术月刊, 2017, 49(06): 83-98.

    16. [16]

      刘 亮 沈桂龙 . “共享经济”与公共政策融合的内在逻辑. 学术月刊, 2018, 50(04): 86-97.

    17. [17]

      杨林薛琪琪 .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的制度差异与公平性推进路径. 学术月刊, 2016, 48(11): 108-117.

    18. [18]

      卞绍斌 . 法则与自由:康德定言命令公式的规范性阐释. 学术月刊, 2018, 50(03): 42-56.

    19. [19]

      陈尚君 . 李白诗歌文本多歧状态之分析. 学术月刊, 2016, 48(05): 110-120.

    20. [20]

      任保平 . 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与实践取向. 学术月刊, 2018, 50(03): 66-74.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
  • 文章访问数:  2089
  • HTML全文浏览量:  194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06-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修辞性阅读”与文学阐释

    作者简介:毛宣国,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湖南长沙 410083)

摘要: 张江认为阐释是一种公共行为,文学阐释的目的是寻找文本的确定主旨与意义以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文学批评应该有完整系统的方法以提供普遍意义的指导。基于此原则,他对米勒的解构主义批评提出了质疑。米勒的回应是,解构批评根源于文学语言的比喻性,强调以特殊方法解释文学文本的意义,并不是否定文本意义的存在,它重视的不是理论范式与方法的指导,而是对于特定作品文本的阅读与体验。他将自己的工作称为“修辞性阅读”。本文认为,“修辞性阅读”和“公共阐释”的路径虽不相同,却存在着相似与相通,那就是它们都以语言问题为中心,重视文本细读,重视文学阐释参与文学实践的能力。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待文章与作者、读者关系的理解上。文章还将“修辞性阅读”纳入到现代阐释学与中国古代修辞批评的理论背景中,并通过张江对当代诗歌的“诵读”到“视读”现象解读的分析,论证了“修辞性阅读”作为文学阐释路径对于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性。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