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新城:造城运动为何引向债务负担

常晨 陆铭

引用本文: 常晨, 陆铭. 新城:造城运动为何引向债务负担[J]. 学术月刊, 2017, 49(10): 55-65.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10): 55-65. shu

新城:造城运动为何引向债务负担

  • 摘要: 近十年来,全国各地特别是人口流出地,建设了大量新城。新城规划密度低,且远离主城区。本文从城市土地、人口和产业的关系出发,总结了国内新城的建设模式,指出土地利用和人口流动、产业发展方向相背离的新城建设,是新城发展缓慢、地方政府债务高企的关键因素。有效的城市建设须以劳动力自由流动为基础,做到土地利用配合人口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注重新城之间的有效分工和产业联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以大城市和都市圈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高效城市体系。
    1. [1]

      何力武,刘骥 . 城中村为何有差异—— 区分同城差异与异城差异. 学术月刊, 2018, 50(7): 80-89.

    2. [2]

      陈诗一汪莉 . 中国地方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 学术月刊, 2016, 48(06): 37-52.

    3. [3]

      黄旦 . “奇闻异事,罔不毕录”:上海“城”的移动. 学术月刊, 2017, 49(10): 141-161.

    4. [4]

      钟宁桦陈婉怡解咪 . 中国企业债务的重要特征与近期演变. 学术月刊, 2021, 53(10): 77-87.

    5. [5]

      湛晓白 . 拼写方言:民国时期汉字拉丁化运动与国语运动之离合. 学术月刊, 2016, 48(11): 164-179.

    6. [6]

      桑兵 .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学术月刊, 2020, 52(5): 163-184.

    7. [7]

      王波 . 分业:“五四”后关于文化运动的反思. 学术月刊, 2021, 53(10): 205-216.

    8. [8]

      陈建华 . 为“文言”一辩 —— 语言辩证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源起.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14-124.

    9. [9]

      褚潇白 . 论清末反洋教运动中的家国话语及其象征结构. 学术月刊, 2021, 53(3): 146-159.

    10. [10]

      刘东玲 . “新民说”与晚清白话文运动——1900 年代的民粹主义辨析. 学术月刊, 2017, 49(09): 119-130.

    11. [11]

      刘安琪 . 治标与治本之争:重探抗战时期的保障作家运动. 学术月刊, 2022, 54(10): 156-163.

    12. [12]

      徐佳贵 . 南京高师−东南大学与新文化运动. 学术月刊, 2022, 54(6): 192-208.

    13. [13]

      桑兵 . 新文化运动与出版物的勃兴. 学术月刊, 2024, 56(3): 196-211.

    14. [14]

      瞿骏 . 新文化运动中的“失语者” —— 论凌独见与五四时代.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58-168.

    15. [15]

      韩水法 . 作为他者的自身 —— 新文化运动中的中国认识与认同. 学术月刊, 2016, 48(09): 20-26.

    16. [16]

      周月峰 . 以“未来”否定“现代”:一战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多歧性的形成. 学术月刊, 2020, 52(3): 167-178.

    17. [17]

      何萍 .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启. 学术月刊, 2022, 54(1): 11-24.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4
  • 文章访问数:  2911
  • HTML全文浏览量:  117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新城:造城运动为何引向债务负担

摘要: 近十年来,全国各地特别是人口流出地,建设了大量新城。新城规划密度低,且远离主城区。本文从城市土地、人口和产业的关系出发,总结了国内新城的建设模式,指出土地利用和人口流动、产业发展方向相背离的新城建设,是新城发展缓慢、地方政府债务高企的关键因素。有效的城市建设须以劳动力自由流动为基础,做到土地利用配合人口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注重新城之间的有效分工和产业联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以大城市和都市圈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高效城市体系。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17)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