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口述史作为社区研究的方法

刘亚秋

引用本文: 刘亚秋. 口述史作为社区研究的方法[J]. 学术月刊, 2021, 53(11): 123-131. shu
Citation:  Yaqiu LIU. Oral History as a Method of Community Research[J]. Academic Monthly, 2021, 53(11): 123-131. shu

口述史作为社区研究的方法

    作者简介: 刘亚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北京 100732);
  • 中图分类号: C91

Oral History as a Method of Community Research

  • Available Online: 2021-11-20

    CLC number: C91

  • 摘要: 口述史在社会学中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通过口述记忆研究个人在大叙事中的生命沉浮,更在于它提供了深挖人的精神世界的社会性的方法。其主要研究对象,可称之为记忆社区的问题。记忆社区至少包括三个维度:地点、时间和人物。它以个人的口述为起点,基于人的生命实践,富含主体性和情感性特征,但其勾勒出的是一个囫囵的整体,有极强的社会性特征,蕴含丰富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口述记忆中的文化是一种经由个体化实践而感悟出的文化感,家庭中的“义务感”是它的一个典型形式,其表现为社会力的方式,成为黏合社区的重要机制。记忆社区本质上是人和物的混融,它呈现的社区形象是一个有机整体。口述史能够作为社区研究方法,不仅在于它呈现了独特的记忆社区,还在于指明了社会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层机制,这便是从人心的角度,揭示了人之安所遂生的社区力量。记忆社区概念提醒我们,历史上积淀下来的社区文化和社会底蕴是值得探究和善用的凝聚社区的相对稳固的机制。
    1. [1]

      胡洁 . 个人叙事与集体记忆:口述史的多维建构. 学术月刊, 2021, 53(11): 140-146.

    2. [2]

      周业安 . 重新理解组织行为:信息、理性和社会性. 学术月刊, 2018, 50(8): 33-41.

    3. [3]

      孙亮 . 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社会性概念重构. 学术月刊, 2022, 54(4): 14-21.

    4. [4]

      周业安 . 经济学正在寻求新的微观基础吗. 学术月刊, 2020, 52(12): 30-41.

    5. [5]

      刘亚秋 . 从口述到文字:文化记忆研究的视角转换. 学术月刊, 2023, 55(6): 125-139.

    6. [6]

      周业安 . 人的社会性与偏好的微观结构. 学术月刊, 2017, 49(06): 59-73.

    7. [7]

      陈茁 . 重新理解组织行为:信息、理性和社会性. 学术月刊, 2018, 50(8): 42-52.

    8. [8]

      刘欣田丰 . 城市基层党建与社区社会资本生成. 学术月刊, 2021, 53(6): 160-170.

    9. [9]

      陈灵海 . 记忆与遗忘的竞赛:清代律学史中的“箭垛”和“失踪者”. 学术月刊, 2016, 48(11): 150-163.

    10. [10]

      陶小军王菡薇 . 六朝画家与群体社会记忆的嬗变. 学术月刊, 2023, 55(4): 159-169.

    11. [11]

      吴晓林 . 党如何链接社会:城市社区党建的主体补位与社会建构. 学术月刊, 2020, 52(5): 72-86.

    12. [12]

      丁元竹 . 社会关系模式建构:社区、主权国家与全球化视角. 学术月刊, 2019, 51(7): 66-75.

    13. [13]

      周晓虹 . 集体记忆:命运共同体与个人叙事的社会建构. 学术月刊, 2022, 54(3): 151-161.

    14. [14]

      张会永 . 动物伦理学中的康德式义务论. 学术月刊, 2020, 52(8): 56-66, 82.

    15. [15]

      王建民 . 何以感通:“将心比心”与“主体间性理解”之辨.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09-116.

    16. [16]

      冯贤亮 . 袁黄与地方社会:晚明江南的士人生活史. 学术月刊, 2017, 49(01): 145-157.

    17. [17]

      李钧鹏,许松影 . 必要的张力:社会学思想史的内外之分. 学术月刊, 2023, 55(9): 113-130.

    18. [18]

      熊建雪 . 骨骼考古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的复原. 学术月刊, 2022, 54(9): 183-191.

    19. [19]

      蔡禾王帅之 . 论城市社区矫正对社区凝聚力的影响. 学术月刊, 2021, 53(2): 125-138.

    20. [20]

      陈晓明 . 乡村自然史与激进现代性——《白鹿原》与“90年代”的历史源起. 学术月刊, 2018, 50(5): 111-127.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0
  • 文章访问数:  3784
  • HTML全文浏览量:  3224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1-11-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口述史作为社区研究的方法

    作者简介:刘亚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北京 100732)

摘要: 口述史在社会学中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通过口述记忆研究个人在大叙事中的生命沉浮,更在于它提供了深挖人的精神世界的社会性的方法。其主要研究对象,可称之为记忆社区的问题。记忆社区至少包括三个维度:地点、时间和人物。它以个人的口述为起点,基于人的生命实践,富含主体性和情感性特征,但其勾勒出的是一个囫囵的整体,有极强的社会性特征,蕴含丰富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口述记忆中的文化是一种经由个体化实践而感悟出的文化感,家庭中的“义务感”是它的一个典型形式,其表现为社会力的方式,成为黏合社区的重要机制。记忆社区本质上是人和物的混融,它呈现的社区形象是一个有机整体。口述史能够作为社区研究方法,不仅在于它呈现了独特的记忆社区,还在于指明了社会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层机制,这便是从人心的角度,揭示了人之安所遂生的社区力量。记忆社区概念提醒我们,历史上积淀下来的社区文化和社会底蕴是值得探究和善用的凝聚社区的相对稳固的机制。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