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走向实践阐释的艺术理论

时胜勋

引用本文: 时胜勋. 走向实践阐释的艺术理论[J]. 学术月刊, 2022, 54(9): 148-158. shu
Citation:  Shengxun SHI. Art Theory Towards Practical Interpretation[J]. Academic Monthly, 2022, 54(9): 148-158. shu

走向实践阐释的艺术理论—西方当代艺术理论生成的微观态势及其启示

    作者简介: 时胜勋,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北京 100871);
  • 中图分类号: J0

Art Theory Towards Practical Interpretation

  • Available Online: 2022-09-20

    CLC number: J0

  • 摘要: 西方当代艺术理论不是一个同质化、单线性的状态,而是由不同思想阵营、知识力量构成的一个对话的、循环的、再生产知识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理论的实践阐释尤为重要。在这方面,辛西娅·弗里兰的新感知理论、特里·巴雷特的综合阐释理论、马克·盖特雷恩的意义解释学理论是较为独特的案例,其共同特点是注重对当代艺术的实践阐释,推进了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与传播,具有较突出的社会文化意义。这种微观型的艺术理论与哲学理论、文化理论共同构成了西方当代艺术理论的整体风貌。作为理论生成的普遍规律之一,实践阐释的艺术理论给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带来了新启示,即立足中国现实,加强艺术的实践阐释与文化关注,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的特色发展。
    1. [1]

      任保平 . 新时代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理论阐释与实践取向. 学术月刊, 2018, 50(03): 66-74.

    2. [2]

      卢文超 . 当代艺术创作的社会学转向.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17-124.

    3. [3]

      张江奥特弗莱德·赫费 . “原意性阐释”还是“理论性阐释”. 学术月刊, 2019, 51(10): 5-13.

    4. [4]

      朱立元 . 阐释学视域下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再审视. 学术月刊, 2022, 54(2): 140-157.

    5. [5]

      谷鹏飞 . 人工智能艺术的阐释学问题. 学术月刊, 2023, 55(6): 150-159.

    6. [6]

      何玉长方坤 .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理论阐释. 学术月刊, 2018, 50(5): 56-67.

    7. [7]

      林忠军 . 论朱子对《周易》卜筮性的重新确立及其解释学意义. 学术月刊, 2020, 52(9): 28-38.

    8. [8]

      毛宣国 . “意象”与中国当代美学的现象学阐释——以叶朗、张祥龙、杨春时的美学研究为例.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7-25.

    9. [9]

      张江哈贝马斯 . 关于公共阐释的对话. 学术月刊, 2018, 50(5): 5-13.

    10. [10]

      王馨曼 .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文化哲学阐释路向——论拉布里奥拉、蒙多尔佛、葛兰西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阐释. 学术月刊, 2024, 56(3): 44-52.

    11. [11]

      姚文放 . 诗学模式/阐释学模式:生产性文学批评的解读方法. 学术月刊, 2022, 54(9): 159-170.

    12. [12]

      周小亮 . 包容性绿色发展:理论阐释与制度支撑体系. 学术月刊, 2020, 52(11): 41-54.

    13. [13]

      毛宣国 . “修辞性阅读”与文学阐释. 学术月刊, 2019, 51(6): 117-128.

    14. [14]

      何卫平 . 解释学循环与美诺悖论. 学术月刊, 2019, 51(11): 15-23, 39.

    15. [15]

      谢晶 . 清律“财产犯罪”体系的比较法阐释. 学术月刊, 2023, 55(10): 99-108.

    16. [16]

      黄小洲 . 伽达默尔解释学视域中的黑格尔遗产. 学术月刊, 2021, 53(12): 31-44.

    17. [17]

      张江 . 不确定关系的确定性——阐释的边界讨论之二.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20-130.

    18. [18]

      卞绍斌 . 尊严与必然性:康德伦理思想的伍德式阐释. 学术月刊, 2021, 53(6): 31-44.

    19. [19]

      卞绍斌 . 法则与自由:康德定言命令公式的规范性阐释. 学术月刊, 2018, 50(03): 42-56.

    20. [20]

      朱立元张蕴贤 . 新审美主义初探——透视后理论时代西方文论的一个面相. 学术月刊, 2018, 50(01): 116-130.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3
  • 文章访问数:  434
  • HTML全文浏览量:  75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2-09-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走向实践阐释的艺术理论

    作者简介:时胜勋,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北京 100871)

摘要: 西方当代艺术理论不是一个同质化、单线性的状态,而是由不同思想阵营、知识力量构成的一个对话的、循环的、再生产知识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理论的实践阐释尤为重要。在这方面,辛西娅·弗里兰的新感知理论、特里·巴雷特的综合阐释理论、马克·盖特雷恩的意义解释学理论是较为独特的案例,其共同特点是注重对当代艺术的实践阐释,推进了对当代艺术的理解与传播,具有较突出的社会文化意义。这种微观型的艺术理论与哲学理论、文化理论共同构成了西方当代艺术理论的整体风貌。作为理论生成的普遍规律之一,实践阐释的艺术理论给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带来了新启示,即立足中国现实,加强艺术的实践阐释与文化关注,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的特色发展。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