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传播接受与中国新诗史重构论

方长安

引用本文: 方长安. 传播接受与中国新诗史重构论[J]. 学术月刊, 2022, 54(10): 134-143, 155. shu
Citation:  Chang’an FANG. Transmission-Reception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New Poetry History[J]. Academic Monthly, 2022, 54(10): 134-143, 155. shu

传播接受与中国新诗史重构论

    作者简介: 方长安,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北武汉 430072);
  • 中图分类号: I206

Transmission-Reception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New Poetry History

  • Available Online: 2022-10-20

    CLC number: I206

  • 摘要: 百年新诗创作史与百年新诗传播接受史始终缠绕在一起,这是新诗的一个重要特点,可以说没有新诗的传播接受,就不可能有新诗创作的不断突围与发展。但是既有的文学史、新诗史著作所建构的新诗史,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包括新诗传播接受内容。基于这一状况,以传播接受为视角,重构新诗历史,或能尽可能地还原新诗史的真实地貌,揭示其内在生态特征与动力机制。重构将以新诗创作发展史为基点、主轴与目的诉求,以传播接受事实为视野与依据,透视、解读创作演变史,传播接受构成创作演变史的有机部分,使新诗史不只是创作事实的呈现史,而是一部从传播接受维度揭示新诗之中国诗意、诗性的生成演变史,一部敞开新诗现代性书写、传播与意义增值的新诗史。
    1. [1]

      邓华莹 . 国家类型学说在近代东亚的传播与重构. 学术月刊, 2021, 53(8): 206-216.

    2. [2]

      徐勇 . 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编纂体系建设:历史回顾与现实重构. 学术月刊, 2020, 52(4): 142-153.

    3. [3]

      房慧颖 . 刑法谦抑性原则的价值定位与规范化构造. 学术月刊, 2022, 54(7): 117-125.

    4. [4]

      翟翌 . 作为特许人的行政主体与“受许人的对象人”之间关系的变迁及价值. 学术月刊, 2019, 51(6): 78-93.

    5. [5]

      郭恋东 . 论中国文坛对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接受与反思. 学术月刊, 2017, 49(01): 117-124.

    6. [6]

      蒋建国 . 晚清书院读报活动与时务新知的传播. 学术月刊, 2017, 49(04): 167-177.

    7. [7]

      王灿发王雨彤 . “绿色原则”司法适用的法理、风险与规制. 学术月刊, 2023, 55(3): 93-107.

    8. [8]

      朱明哲 . 生态原则与民法的当代转型. 学术月刊, 2020, 52(6): 84-97.

    9. [9]

      祁林 . 技术导向路径与艺术理论建构. 学术月刊, 2021, 53(7): 151-160.

    10. [10]

      姚尚建 . 城市叙事与空间重构. 学术月刊, 2016, 48(08): 92-99.

    11. [11]

      刘道胜 . 清初徽州基层行政与官绅关系. 学术月刊, 2023, 55(7): 190-203.

    12. [12]

      冯建勇 . 边疆的“地方”格局与“世界”意义. 学术月刊, 2018, 50(12): 166-175.

    13. [13]

      张留华 . 推理主义:逻辑与意义理论. 学术月刊, 2022, 54(5): 28-38.

    14. [14]

      沈坤荣 周铃铃 . 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学术月刊, 2024, 56(1): 60-69.

    15. [15]

      苏剑 . 语言扶贫的理论逻辑、经验支持与实现路径. 学术月刊, 2020, 52(9): 67-73.

    16. [16]

      文学武 . 京派诗论与中国现代新诗合法性理论建构. 学术月刊, 2020, 52(12): 112-122.

    17. [17]

      程丽红 . “言语”文化兴起与清末社会之变—— 以口语传播为中心的思考. 学术月刊, 2017, 49(08): 159-169.

    18. [18]

      付建舟 . 进化论传播脉络与近代中国的“食人”言说. 学术月刊, 2019, 51(3): 131-139.

    19. [19]

      刘静 . “人格化原则”取消的代价与责任者的观点. 学术月刊, 2023, 55(3): 35-44, 139.

    20. [20]

      左漪漪 . 不同于艺术范畴的美育可能性——论设计作为一种美育路径. 学术月刊, 2023, 55(6): 160-168.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262
  • HTML全文浏览量:  20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2-10-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传播接受与中国新诗史重构论

    作者简介:方长安,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湖北武汉 430072)

摘要: 百年新诗创作史与百年新诗传播接受史始终缠绕在一起,这是新诗的一个重要特点,可以说没有新诗的传播接受,就不可能有新诗创作的不断突围与发展。但是既有的文学史、新诗史著作所建构的新诗史,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包括新诗传播接受内容。基于这一状况,以传播接受为视角,重构新诗历史,或能尽可能地还原新诗史的真实地貌,揭示其内在生态特征与动力机制。重构将以新诗创作发展史为基点、主轴与目的诉求,以传播接受事实为视野与依据,透视、解读创作演变史,传播接受构成创作演变史的有机部分,使新诗史不只是创作事实的呈现史,而是一部从传播接受维度揭示新诗之中国诗意、诗性的生成演变史,一部敞开新诗现代性书写、传播与意义增值的新诗史。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