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国内贸易大循环:基于区域和城市群视角的考察

范剑勇 叶菁文

引用本文: 范剑勇, 叶菁文. 国内贸易大循环:基于区域和城市群视角的考察[J]. 学术月刊, 2021, 53(5): 65-76. shu
Citation:  Jianyong FAN, Jingwen YE. Domestic Trade Circulation: The Perspectives of Regions and City Clusters[J]. Academic Monthly, 2021, 53(5): 65-76. shu

国内贸易大循环:基于区域和城市群视角的考察

    作者简介: 范剑勇,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上海 200433);叶菁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 中图分类号: F72

Domestic Trade Circulation: The Perspectives of Regions and City Clusters

  • Available Online: 2021-05-20

    CLC number: F72

  • 摘要: 不同区域与城市群在国内贸易大循环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研究发现,三大区域发挥的功能具有差异性,东部区域是国内贸易中心,中部区域对东部、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原材料支持,西部区域则更多肩负着国家战略使命(保障重要原材料供应)。城市群对于国内贸易总量、所处区域贸易总量贡献较大,是区域贸易背后的主要推手。同时,区域之间、城市群之间的贸易联系较弱。为此,应将城市群作为政策发力对象,着力提高城市群发展质量,优化贸易结构,提升国内大循环畅通水平。
  • 图 1  城市群与周围城市之间的贸易份额

    表 1  三大区域贸易总量

    区域出口占出口总量份额进口占进口总量份额净出口份额
    金额重量金额重量金额重量金额重量金额重量
    万亿元亿吨万亿元亿吨
    东部区域 92.2 192.5 58.5% 47% 90.4 212.4 57.4% 51.9% 1.9% −10.3%
    中部区域 37.7 131.1 23.9% 32% 38.2 115.5 24.2% 28.2% −1.3% 11.9%
    西部区域 27.7 85.9 17.6% 21% 28.9 81.7 18.4% 19.9% −4.6% 5%
      注:作者计算得到。净出口份额=(出口量−进口量)/出口量,本文将净出口份额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5%,定义为贸易基本平衡。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三大区域区际贸易状况

    单元A:区域贸易量
    出口—进口 金额
    万亿元
    重量
    亿吨
    占出口区域
    总出口金额份额
    占出口区域
    总出口重量份额
    占进口区域
    总进口金额份额
    占进口区域
    总进口重量份额
    东部—东部 84.6 178.7 91.8% 92.8% 93.6% 84.2%
    东部—中部 3.9 7 4.2% 3.6% 10.1% 6.1%
    东部—西部 3.7 6.8 4% 3.5% 12.9% 8.3%
    中部—东部 3.3 20.7 8.7% 15.8% 3.6% 9.7%
    中部—中部 33.1 103.1 87.8% 78.7% 86.7% 89.3%
    中部—西部 1.3 7.3 3.5% 5.6% 4.6% 8.9%
    西部—东部 2.6 12.9 9.2% 15.1% 2.8% 6.1%
    西部—中部 1.2 5.4 4.4% 6.3% 3.2% 4.7%
    西部—西部 23.9 67.6 86.4% 78.7% 82.6% 82.8%
    单元B:区域间净出口
    出口—进口 净出口量 净出口份额
    金额(万亿元) 重量(亿吨) 金额 重量
    东部—中部 0.6 −13.7 15.3% −195.7%
    东部—西部 1.2 −6.1 31.5% −90.4%
    中部—西部 0.1 1.9 8.3% 25.9%
    注:作者计算得到。净出口份额=(出口量−进口量)/出口量。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城市群名单

    所处区域城市群涵盖城市
    东部区域 京津冀城市群
    (10个城市 平均234公里)
    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张家口、承德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6个城市 平均279公里)
    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9个城市 平均106公里)
    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
    中部区域 哈长城市群
    (11个城市 平均365公里)
    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绥化、牡丹江、长春、吉林、四平、辽源、松原、延边州
    中原城市群
    (14个城市 平均184公里)
    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鹤壁、商丘、周口、晋城、亳州
    长江中游城市群
    (31个城市 平均359公里)
    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襄阳、宜昌、荆州、荆门、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常德、衡阳、娄底、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新余、宜春、萍乡、上饶、抚州、吉安
    西部区域 呼包鄂榆城市群
    (4个城市 平均195公里)
    鄂尔多斯、包头、呼和浩特、榆林
    兰州—西宁城市群
    (9个城市 平均213公里)
    兰州、白银、定西、临夏州、西宁、海东、海北州、海南州、黄南州
    关中平原城市群
    (12个城市 平均246公里)
    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杨凌示范区、商洛、运城、临汾、天水、平凉、庆阳
    成渝城市群
    (16个城市 平均222公里)
    重庆、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雅安、资阳
      注:各个城市群包含城市主要参考国家公布的相应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城市群范围,京津冀城市群采用国家编制的京津冀区域规划中城市范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采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珠三角九市定义范围。城市群下方括号内标明了城市群包含城市数量和城市群内各个城市间平均贸易距离,涵盖城市中加粗城市代表该城市群核心城市(即城市群内2012年GDP最高城市)。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城市群国内贸易总量

    城市群出口 占出口总量份额 进口 占进口总量份额 净出口份额
    金额重量金额重量金额重量金额重量金额重量
    万亿元亿吨万亿元亿吨
    京津冀 14.44 29.17 9.2% 7.1% 13.79 29.12 8.8% 7.1% 4.5% 0.2%
    长三角 31.57 47.86 20% 11.7% 31.61 61.69 20.1% 15.1% −0.1% −28.9%
    珠三角 10.92 18.39 6.9% 4.5% 11.01 23.97 7% 5.9% −0.8% −30.3%
    哈长 5.11 21.97 3.2% 5.4% 5.09 15.29 3.2% 3.7% 0.3% 30.4%
    中原 6.69 25.05 4.2% 6.1% 6.89 21.32 4.4% 5.2% −3% 14.9%
    长江中游 12.55 41.21 8% 10.1% 12.57 39.62 8% 9.7% −0.1% 3.9%
    呼包鄂榆 2.7 9.54 1.7% 2.3% 2.59 7.3 1.6% 1.8% 4% 23.5%
    兰西 0.92 1.78 0.6% 0.4% 1 2.18 0.6% 0.5% −8.2% −22.2%
    关中 3.11 8.45 2% 2.1% 3.09 7.45 2% 1.8% 0.8% 11.9%
    成渝 8.05 24.89 5.1% 6.1% 8.42 25.09 5.3% 6.1% −4.6% −0.8%
    合计 96.06 228.33 61% 55.7% 96.05 233.04 61% 56.9% 0% −2.1%
      注:作者计算得到。净出口份额=(出口量−进口量)/出口量,本文将净出口份额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5%,定义为贸易基本平衡。
    下载: 导出CSV

    表 5  区域内城市群贸易总量对所处区域贸易量的贡献份额

    城市群所处区域城市数量出口金额出口重量进口金额进口重量
    东部区域 31.1% 58.1% 44.3% 58.6% 50%
    中部区域 60.3% 74.9% 76.4% 74.8% 74.8%
    西部区域 29.3% 51.5% 50% 50.2% 49.4%
    注:作者计算得到。
    下载: 导出CSV

    表 6  城市群对其他城市群出口金额、出口重量前三名单

    出口金额第一第二第三出口重量第一第二第三
    京津冀 长三角(1183) 中原(702) 长江中游(1170) 京津冀 长三角(1183) 珠三角(2081) 长江中游(1170)
    75% 4% 1% 1% 72% 6% 2% 1%
    长三角 京津冀(1183) 中原(901) 长江中游(813) 长三角 珠三角(1365) 京津冀(1183) 中原(901)
    74% 1% 1% 1% 71% 2% 2% 1%
    珠三角 长三角(1365) 京津冀(2081) 长江中游(956) 珠三角 长三角(1365) 成渝(1309) 长江中游(956)
    70% 2% 1% 1% 66% 3% 1% 1%
    哈长 长三角(2228) 京津冀(1193) 珠三角(3154) 哈长 长三角(2228) 珠三角(3154) 京津冀(1193)
    66% 4% 2% 1% 49% 9% 4% 3%
    中原 长三角(901) 京津冀(702) 关中(467) 中原 长三角(901) 珠三角(1437) 京津冀(702)
    58% 5% 1% 1% 52% 7% 2% 2%
    长江中游 长三角(813) 京津冀(1170) 珠三角(956) 长江中游 长三角(813) 珠三角(956) 成渝(893)
    77% 3% 1% 1% 74% 4% 2% 1%
    呼包鄂榆 关中(668) 长三角(1682) 京津冀(713) 呼包鄂榆 关中(668) 长三角(1682) 珠三角(2255)
    32% 13% 7% 2% 27% 11% 10% 3%
    兰西 关中(584) 长三角(1910) 成渝(1023) 兰西 关中(584) 长三角(1910) 成渝(1023)
    42% 13% 4% 1% 38% 14% 5% 1%
    关中 呼包鄂榆(668) 长三角(1339) 兰西(584) 关中 长三角(1339) 呼包鄂榆(668) 兰西(584)
    40% 11% 6% 4% 33% 11% 10% 3%
    成渝 长三角(1672) 京津冀(1733) 长江中游(893) 成渝 长三角(1672) 珠三角(1309) 京津冀(1733)
    82% 2% 1% 1% 74% 5% 2% 1%
      注:表中城市群下方数值分别代表加粗城市群内部贸易量占加粗城市群总出口量(即该城市群本身的总出口量)的份额、加粗城市群出口到该城市群贸易量占加粗城市群总出口量的份额。城市群右边括号内数值代表,加粗城市群到该城市群的贸易距离,使用城市群内核心城市(即城市群内2012年GDP最高城市,相应城市名单见表3)之间的贸易距离反映,单位是公里。
    下载: 导出CSV
    1. [1]

      陆铭 . 教育、城市与大国发展——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区域战略. 学术月刊, 2016, 48(01): 75-86.

    2. [2]

      李庆新 . 地方主导与制度转型——明中后期海外贸易管理体制演变及其区域特色. 学术月刊, 2016, 48(01): 21-30.

    3. [3]

      黄达远,孔令昊 . 区域边疆史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12): 199-203.

    4. [4]

      刘志彪 . 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影响因素与政策选择. 学术月刊, 2021, 53(9): 49-56, 84.

    5. [5]

      王鹏辉 . 再观“边疆中国”:近年国内边疆研究的前沿述评. 学术月刊, 2017, 49(12): 172-179.

    6. [6]

      刘晗 . 国内公法的外部维度:美国地缘宪制的深层逻辑. 学术月刊, 2018, 50(12): 97-107.

    7. [7]

      尚虎平 . “治理”的中国诉求及当前国内治理研究的困境. 学术月刊, 2019, 51(5): 72-87.

    8. [8]

      杨汝岱朱诗娥 . 产业政策、企业退出与区域生产效率演变. 学术月刊, 2018, 50(04): 33-45.

    9. [9]

      陈诗一汪莉 . 中国地方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 学术月刊, 2016, 48(06): 37-52.

    10. [10]

      叶德磊 . 股市何以能促进产业升级—— 基于中国内地股市的理论与描述性分析. 学术月刊, 2016, 48(05): 86-93.

    11. [11]

      董直庆王辉 . 城镇化、经济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异质性. 学术月刊, 2019, 51(10): 54-66.

    12. [12]

      易承志 . 跨界公共事务、区域合作共治与整体性治理. 学术月刊, 2017, 49(11): 67-101.

    13. [13]

      李天健 . 历史的印记:从重大工程的长期影响看区域发展. 学术月刊, 2023, 55(4): 100-113.

    14. [14]

      刘志彪 . 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与治理机制创新. 学术月刊, 2019, 51(10): 31-38.

    15. [15]

      杜正贞 . 区域社会中作为信仰、制度与民俗的“社”—— 基于近十年晋东南研究的反思. 学术月刊, 2016, 48(12): 149-160.

    16. [16]

      彭迪云,冯怡,李伊力 . 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的民生福祉增进效应——基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7): 61-73.

    17. [17]

      俞可平 . 从“连坐”看传统中国的群己关系. 学术月刊, 2023, 55(5): 65-82.

    18. [18]

      何卫平 . 解释学循环与美诺悖论. 学术月刊, 2019, 51(11): 15-23, 39.

    19. [19]

      姚尚建 . 城市叙事与空间重构. 学术月刊, 2016, 48(08): 92-99.

    20. [20]

      郭美新,陆琳,盛柳刚,余淼杰 . 反制中美贸易摩擦和扩大开放. 学术月刊, 2018, 50(6): 32-42.

  • 加载中
图(1)表(6)
计量
  • PDF下载量:  15
  • 文章访问数:  1487
  • HTML全文浏览量:  292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1-05-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国内贸易大循环:基于区域和城市群视角的考察

    作者简介:范剑勇,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教授(上海 200433)
    作者简介:叶菁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摘要: 不同区域与城市群在国内贸易大循环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研究发现,三大区域发挥的功能具有差异性,东部区域是国内贸易中心,中部区域对东部、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基础原材料支持,西部区域则更多肩负着国家战略使命(保障重要原材料供应)。城市群对于国内贸易总量、所处区域贸易总量贡献较大,是区域贸易背后的主要推手。同时,区域之间、城市群之间的贸易联系较弱。为此,应将城市群作为政策发力对象,着力提高城市群发展质量,优化贸易结构,提升国内大循环畅通水平。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1)  表(6)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