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想象的理性

李立

引用本文: 李立. 想象的理性[J]. 学术月刊, 2019, 51(10): 150-159. shu
Citation:  Li LI. Imaginative Rationality[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10): 150-159. shu

想象的理性—马克思美学体系中隐喻的认知维度

    作者简介: 李立,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陕西西安 710127);
  • 中图分类号: B83

Imaginative Rationality

  • Available Online: 2019-10-01

    CLC number: B83

  • 摘要: 从美学角度审视,隐喻是马克思介入文艺问题的一种独特认知方式,同时也是后世学者探究马克思美学思想构成及其演进脉络的重要路径。以视觉隐喻、有机体隐喻、“基础−上层建筑”隐喻三大隐喻系统的复杂关联为表征,马克思美学思想既呈现出从特定文艺视域向社会历史视域的开放与转换,又呈现出社会历史视域中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交叠互通。马克思美学思想的阐释史表明,单一隐喻确具既显现又遮蔽事物特征的认知局限,因此只有从圆整的文本视野出发,坚持以“基础−上层建筑”隐喻为主导,同时进行多种隐喻的融合互释,才能实现对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准确理解与全景观照。
    1. [1]

      方博 . 马克思与德国浪漫派. 学术月刊, 2022, 54(2): 15-26.

    2. [2]

      邹诗鹏 . 论马克思社会政治理论的起点. 学术月刊, 2021, 53(6): 19-30.

    3. [3]

      李佃来 . 阿伦特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四个根本性误解. 学术月刊, 2018, 50(8): 20-32.

    4. [4]

      孙周兴 . 马克思的技术批判与未来社会. 学术月刊, 2019, 51(6): 5-12.

    5. [5]

      张一兵 . 交换价值:从“为人”的用在性到“为财”的等质性的转换 ——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再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5): 5-16.

    6. [6]

      仲霞 . “美学是第一哲学”的中国论说. 学术月刊, 2022, 54(7): 161-170.

    7. [7]

      代迅 . 走向荒野:风景的历史及其美学表达. 学术月刊, 2022, 54(6): 156-166.

    8. [8]

      郭勇健 . 主体间性与中国当代美学. 学术月刊, 2019, 51(10): 139-149.

    9. [9]

      陈平原 . 声音的政治与美学. 学术月刊, 2022, 54(1): 146-166.

    10. [10]

      杨春时 . 论中华美学的诗学化特性. 学术月刊, 2019, 51(2): 144-151.

    11. [11]

      朱志荣 . 论《周易》的意象观. 学术月刊, 2019, 51(2): 124-1.

    12. [12]

      孙亮 . 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社会性概念重构. 学术月刊, 2022, 54(4): 14-21.

    13. [13]

      李圣传 . 黄药眠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价值论转向. 学术月刊, 2017, 49(04): 104-112.

    14. [14]

      孔伟宇 . 马克思生产话语的出场. 学术月刊, 2022, 54(6): 18-23.

    15. [15]

      刘日明 . 马克思的现代技术之思. 学术月刊, 2020, 52(4): 23-34.

    16. [16]

      黄东兰 . 作为隐喻的空间. 学术月刊, 2019, 51(2): 152-166.

    17. [17]

      张凤林 . 马克思的制度经济思想再认识. 学术月刊, 2021, 53(2): 50-64.

    18. [18]

      文哲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6): 206-211.

    19. [19]

      张双利 . 重思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 学术月刊, 2020, 52(9): 15-27.

    20. [20]

      关锋 . “布伦纳辩论”及其马克思主义思想史效应. 学术月刊, 2022, 54(5): 16-27.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1
  • 文章访问数:  1468
  • HTML全文浏览量:  240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10-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想象的理性

    作者简介:李立,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陕西西安 710127)

摘要: 从美学角度审视,隐喻是马克思介入文艺问题的一种独特认知方式,同时也是后世学者探究马克思美学思想构成及其演进脉络的重要路径。以视觉隐喻、有机体隐喻、“基础−上层建筑”隐喻三大隐喻系统的复杂关联为表征,马克思美学思想既呈现出从特定文艺视域向社会历史视域的开放与转换,又呈现出社会历史视域中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交叠互通。马克思美学思想的阐释史表明,单一隐喻确具既显现又遮蔽事物特征的认知局限,因此只有从圆整的文本视野出发,坚持以“基础−上层建筑”隐喻为主导,同时进行多种隐喻的融合互释,才能实现对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准确理解与全景观照。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