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苏报案前的《苏报》及相关史事考

王敏

引用本文: 王敏. 苏报案前的《苏报》及相关史事考[J]. 学术月刊, 2024, 56(1): 192-202. shu
Citation:  WANG Min. The History of Su Bao Prior to the “Su Bao Case”[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1): 192-202. shu

苏报案前的《苏报》及相关史事考

    作者简介: 王敏,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上海200444)。;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苏报案前的《苏报》辑佚与研究”(19AZS008)和“中国近代县报搜集、整理与研究”(21&ZD228)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K23

The History of Su Bao Prior to the “Su Bao Case”

  • CLC number: K23

  • 摘要: 关于早期《苏报》及其相关史事,在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各种相关记述中,或语焉不详,或言之不确。加之早期《苏报》以及相关史料有很长时间未得到研究者开发利用,因此早期《苏报》的真实面目始终模糊不清。依据早期《苏报》和盛宣怀档案等第一手资料,考证出《苏报》由日商背景的胡铁梅、生驹悦夫妇于1895年底在上海集资创办。1898年10月,转让给陈范。无论是胡铁梅夫妇主持时期,还是陈范接办之后,《苏报》有两个特色十分凸显:其一,大量转载香港、澳门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地的中文报刊,成为国内与前述海外报刊进行新闻信息交流的通道;其二是对中国政治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对戊戌政变、己亥建储以及清末新政等均有跟踪报道,并表现出明确的支持变法维新的立场。尤其是清末新政期间,由关注教育问题进而关注学潮,设“学界风潮”栏目,并日趋激进。《苏报》的表现固然是由于受到晚清时期上海崇尚新事物风气的影响,但是陈范以及汪文溥趋新、趋变的思想也是促成《苏报》言论日趋激进的关键性因素。
    1. [1]

      王敏甘慧杰 . 苏报案交涉中的日本. 学术月刊, 2021, 53(4): 195-204.

    2. [2]

      侯中军 . 1945年中苏谈判前国民政府围绕雅尔塔密约的外交交涉. 学术月刊, 2021, 53(4): 205-216.

    3. [3]

      张 泉 . 文学“统战”与当代文学在新中国的重建—— 以《亦报》场域中的“沦陷区三家”梅娘、周作人、张爱玲为例. 学术月刊, 2018, 50(04): 98-107.

    4. [4]

      姚大力 . 契丹早期历史再讨论. 学术月刊, 2022, 54(12): 191-201.

    5. [5]

      赵帅 . 《新中国》的创办及其“报政网络”. 学术月刊, 2023, 55(12): 173-190.

    6. [6]

      周东平薛夷风 . 北朝胡汉融合视域下中古“五刑”刑罚体系形成史新论. 学术月刊, 2021, 53(3): 181-192.

    7. [7]

      陈诗一唐西均 .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在何方?—— 陈诗一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7, 49(01): 179-184.

    8. [8]

      朱圣明 . 秦汉边民与“亡人”“蛮夷”的演生. 学术月刊, 2022, 54(4): 183-196.

    9. [9]

      黄少安韦倩杨友才 . 引入制度因素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学术月刊, 2016, 48(09): 49-58.

    10. [10]

      吕铁贺俊 . 如何理解中国高铁技术赶超与主流经济学基本命题的“反差”. 学术月刊, 2017, 49(11): 49-73.

    11. [11]

      王博 . 欧洲近代早期战争权学说中的商业理由. 学术月刊, 2020, 52(12): 97-111.

    12. [12]

      程霖刘凝霜 . 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概念的演生. 学术月刊, 2017, 49(05): 59-73.

    13. [13]

      邓军 . 制造“希望”:1920 年代中等生的世界语想象. 学术月刊, 2017, 49(09): 161-170.

    14. [14]

      项静 . 自述与众声:非虚构文学中的素人写作——以范雨素和陈年喜为例. 学术月刊, 2023, 55(5): 168-177.

    15. [15]

      柯马丁 . 超越本土主义:早期中国研究的方法与伦理. 学术月刊, 2017, 49(12): 112-121.

    16. [16]

      王中江 . 权力的正当性基础:早期儒家“民意论”的形态和构成. 学术月刊, 2021, 53(3): 5-16.

    17. [17]

      刘未沫 . 早期中国思维中的数理、图理与式图. 学术月刊, 2022, 54(4): 22-37.

    18. [18]

      牛敬飞 . 论吐谷浑早期的活动范围及战略转移. 学术月刊, 2022, 54(6): 179-191.

    19. [19]

      陶磊 . 萨满主义与早期中国哲学中的神秘主义.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69-178.

    20. [20]

      郭西安[美]柯马丁 . 早期中国研究与比较古代学的挑战:汉学和比较文学的对话. 学术月刊, 2021, 53(8): 149-162.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50
  • HTML全文浏览量:  14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苏报案前的《苏报》及相关史事考

    作者简介:王敏,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上海200444)。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苏报案前的《苏报》辑佚与研究”(19AZS008)和“中国近代县报搜集、整理与研究”(21&ZD228)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关于早期《苏报》及其相关史事,在晚清至民国时期的各种相关记述中,或语焉不详,或言之不确。加之早期《苏报》以及相关史料有很长时间未得到研究者开发利用,因此早期《苏报》的真实面目始终模糊不清。依据早期《苏报》和盛宣怀档案等第一手资料,考证出《苏报》由日商背景的胡铁梅、生驹悦夫妇于1895年底在上海集资创办。1898年10月,转让给陈范。无论是胡铁梅夫妇主持时期,还是陈范接办之后,《苏报》有两个特色十分凸显:其一,大量转载香港、澳门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地的中文报刊,成为国内与前述海外报刊进行新闻信息交流的通道;其二是对中国政治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对戊戌政变、己亥建储以及清末新政等均有跟踪报道,并表现出明确的支持变法维新的立场。尤其是清末新政期间,由关注教育问题进而关注学潮,设“学界风潮”栏目,并日趋激进。《苏报》的表现固然是由于受到晚清时期上海崇尚新事物风气的影响,但是陈范以及汪文溥趋新、趋变的思想也是促成《苏报》言论日趋激进的关键性因素。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