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中国比较文学的滥觞及其方法论意义

纪建勋

引用本文: 纪建勋. 中国比较文学的滥觞及其方法论意义[J]. 学术月刊, 2024, 56(1): 164-175. shu
Citation:  JI Jianxun.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Their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1): 164-175. shu

中国比较文学的滥觞及其方法论意义

    作者简介: 纪建勋,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234)。;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明清基督教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整体影响研究”(21AZJ003)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I0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Their Methodological Significance

  • CLC number: I0

  • 摘要: 作为学科的中国比较文学固然是受欧美比较文学的影响而产生,而作为研究的中国比较文学却有着不同于欧美比较文学的发生与特征,两者的最大差别在于“跨文化”这一要素,这一点在华夏文明融通递嬗的进程之中便可见端倪。佛教的传入及其已经完成的中国化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佛经翻译和从中诞生的“格义”之法是中国古代比较文学的重要阶段。基督教的传入及其中国化到今日仍然还在进行之中,却也发展出了名为“况义”的异质文化交流之道,“格义”“况义”已经成为中国比较文学之原理研究和方法论建构的宝贵资源。
    1. [1]

      纪建勋 . 中国比较文学复兴四十年学科方法论整体观. 学术月刊, 2018, 50(10): 140-149.

    2. [2]

      马琳,凡·柏拉克 . 比较哲学方法论新探. 学术月刊, 2018, 50(9): 35-43.

    3. [3]

      肖伟胜 . “文化转向”与视觉方法论研究. 学术月刊, 2017, 49(03): 131-140.

    4. [4]

      韩水法 . 汉语哲学:方法论的意义. 学术月刊, 2018, 50(7): 5-24.

    5. [5]

      杨一纯,张春泥,孙 妍 . 儒家的文化范式——基于中美跨文化比较视角的考察. 学术月刊, 2024, 56(3): 143-154.

    6. [6]

      ● 王宁○ 邹理 . 走向世界的中国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 学术月刊, 2022, 54(4): 210-216.

    7. [7]

      郭台辉 . 历史社会学方法论的分化来源. 学术月刊, 2019, 51(12): 81-94.

    8. [8]

      宁镇疆 . 由清华简《芮良夫毖》之“五相”论西周亦“尚贤”及“尚贤”古义. 学术月刊, 2018, 50(6): 121-132.

    9. [9]

      马琳 . 比较哲学中的家族相似概念及其跨文化延拓. 学术月刊, 2016, 48(07): 20-30.

    10. [10]

      王宁 . 国际比较文学的新格局:中国学者的贡献. 学术月刊, 2022, 54(4): 144-154.

    11. [11]

      郭西安[美]柯马丁 . 早期中国研究与比较古代学的挑战:汉学和比较文学的对话. 学术月刊, 2021, 53(8): 149-162.

    12. [12]

      姜哲 . “据文求义”与“惟凭《圣经》”. 学术月刊, 2022, 54(2): 158-175.

    13. [13]

      陈居渊 . 清代科举制义的“经学”书写. 学术月刊, 2023, 55(3): 22-34.

    14. [14]

      刘森林 . 何为尼采“虚无主义”的隐微义. 学术月刊, 2020, 52(1): 30-39.

    15. [15]

      牛文君 . 当代方法论诠释学对“Auslegung”概念的廓清与重塑. 学术月刊, 2022, 54(12): 15-23, 33.

    16. [16]

      胡玉鸿 . 法学方法论的属性定位、发生契机与体系构造. 学术月刊, 2023, 55(4): 17-32.

    17. [17]

      褚潇白 . 论作为语言事件的“中国基督教跨文化现象”. 学术月刊, 2018, 50(6): 89-103.

    18. [18]

      王丛阳 . 作为文化与方法的文学语言. 学术月刊, 2018, 50(12): 176-179.

    19. [19]

      赵四方 . 《九经古义》与惠栋汉学思想的形成 —— 以该书撰写过程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16, 48(03): 128-137.

    20. [20]

      夏中义 . 论知青叙事的两种文学记忆—— 兼及陶东风的文化批评伦理. 学术月刊, 2018, 50(9): 121-130.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55
  • HTML全文浏览量:  12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中国比较文学的滥觞及其方法论意义

    作者简介:纪建勋,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234)。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明清基督教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整体影响研究”(21AZJ003)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作为学科的中国比较文学固然是受欧美比较文学的影响而产生,而作为研究的中国比较文学却有着不同于欧美比较文学的发生与特征,两者的最大差别在于“跨文化”这一要素,这一点在华夏文明融通递嬗的进程之中便可见端倪。佛教的传入及其已经完成的中国化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佛经翻译和从中诞生的“格义”之法是中国古代比较文学的重要阶段。基督教的传入及其中国化到今日仍然还在进行之中,却也发展出了名为“况义”的异质文化交流之道,“格义”“况义”已经成为中国比较文学之原理研究和方法论建构的宝贵资源。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