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法学学科十年发展综述及评价 ( 2009−2018 年 )

宋亚辉 雷希 汪西兴

引用本文: 宋亚辉, 雷希, 汪西兴. 法学学科十年发展综述及评价 ( 2009−2018 年 )[J]. 学术月刊, 2023, 55(4): 209-216.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23, 55(4): 209-216. shu

法学学科十年发展综述及评价 ( 2009−2018 年 )—基于人文社科综合指数的分析

    作者简介: 宋亚辉,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江苏南京210023);雷希,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23);汪西兴,南京大学法学院特聘科研助理(江苏南京210023);
  • 中图分类号: D9

  • Available Online: 2023-04-20

    CLC number: D9

  • 摘要: 法学在中国是一个年轻的学科,2009−2018年间总体处于稳步上升和研究范式的转型期。这期间法学学科的教学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科研产出数量和质量均有明显提升,优秀研究成果的社会关注度和学术影响力显著提高。法学研究整体上超越了立法建议式、域外法介绍式的早期研究范式,精细化、体系化的深度研究成果日益普遍,立足中国问题的解释论研究范式渐成主流。法学内部众多二级学科在这十年间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个别二级学科的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多数高校的法学院呈现出差异化竞争的态势。在学术研究主题上,法学研究紧跟立法规划,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型法律问题,回应性研究和立足中国问题的研究渐成气候。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以及法学内部二级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法学学科将会深度关注中国问题,探索法的一般原理与中国特色的互动融合。
  • 图 1  2009−2018年间CSSCI法学论文关键词云图

    1. [1]

      陆铭 . 面向长期、全局、多维的发展:中国道路的政治经济学. 学术月刊, 2022, 54(3): 58-71, 109.

    2. [2]

      黄祖辉胡伟斌 . 中国农民工的演变轨迹与发展前瞻. 学术月刊, 2019, 51(3): 48-55.

    3. [3]

      詹玲 . 启蒙视野下的中国科幻小说发展流变. 学术月刊, 2019, 51(4): 128-138.

    4. [4]

      孔元 . 帝国−封建和主权国家的知识转型:以欧洲法学史为中心的考察. 学术月刊, 2020, 52(3): 96-106.

    5. [5]

      张才琴邱本 . “主客体理论”与环保法治建设. 学术月刊, 2017, 49(04): 83-92.

    6. [6]

      季勇刘怀玉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综合评价 ( 2009—2018 年 ). 学术月刊, 2023, 55(1): 208-216.

    7. [7]

      尤陈俊 . 法治建设的国家能力基础:从国族认同建构能力切入. 学术月刊, 2020, 52(10): 89-99.

    8. [8]

      陈伯海陈尚君钱志熙张伯伟 . 唐诗学:文献积累、学科建设与理论探求(笔 谈). 学术月刊, 2016, 48(10): 99-108.

    9. [9]

      闻翔 . 艺术市场研究与艺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 学术月刊, 2023, 55(6): 116-124.

    10. [10]

      徐会平 . 中国宪法学言论自由观反思. 学术月刊, 2016, 48(04): 91-101.

    11. [11]

      胡玉鸿 . 法学方法论的属性定位、发生契机与体系构造. 学术月刊, 2023, 55(4): 17-32.

    12. [12]

      高全喜 . 新制起于南国:政治宪法学视野下的“东南互保”. 学术月刊, 2018, 50(04): 69-85.

    13. [13]

      阎天 . 中国劳动法学的宪法观:成形、嬗变与展望. 学术月刊, 2022, 54(2): 103-112.

    14. [14]

      罗必良 . 增长、转型与生态化发展. 学术月刊, 2021, 53(5): 54-64.

    15. [15]

      吕铁李载驰 . 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 学术月刊, 2022, 54(10): 59-69.

    16. [16]

      乔天宇向静林 . 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 学术月刊, 2022, 54(2): 131-139.

    17. [17]

      黄少卿潘思怡施浩 . 反腐败、政商关系转型与企业绩效. 学术月刊, 2018, 50(12): 25-40.

    18. [18]

      朱明哲 . 生态原则与民法的当代转型. 学术月刊, 2020, 52(6): 84-97.

    19. [19]

      李傲寒陈引驰 . 都城社会与南朝吴姓士人的转型. 学术月刊, 2021, 53(5): 154-164.

    20. [20]

      罗婧 . 社会代偿的失灵:医疗转型中的道义悖论.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25-136.

  • 加载中
图(1)
计量
  • PDF下载量:  7
  • 文章访问数:  647
  • HTML全文浏览量:  76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3-04-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法学学科十年发展综述及评价 ( 2009−2018 年 )

    作者简介:宋亚辉,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江苏南京210023)
    作者简介:雷希,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23)
    作者简介:汪西兴,南京大学法学院特聘科研助理(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 法学在中国是一个年轻的学科,2009−2018年间总体处于稳步上升和研究范式的转型期。这期间法学学科的教学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科研产出数量和质量均有明显提升,优秀研究成果的社会关注度和学术影响力显著提高。法学研究整体上超越了立法建议式、域外法介绍式的早期研究范式,精细化、体系化的深度研究成果日益普遍,立足中国问题的解释论研究范式渐成主流。法学内部众多二级学科在这十年间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个别二级学科的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多数高校的法学院呈现出差异化竞争的态势。在学术研究主题上,法学研究紧跟立法规划,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型法律问题,回应性研究和立足中国问题的研究渐成气候。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以及法学内部二级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法学学科将会深度关注中国问题,探索法的一般原理与中国特色的互动融合。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1)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