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创新时代城市发展新逻辑——城市舒适性吸引人才的理论与实证

邓智团,郭红星

引用本文: 邓智团,郭红星. 创新时代城市发展新逻辑——城市舒适性吸引人才的理论与实证[J]. 学术月刊, 2023, 55(10): 61-74. shu
Citation:  DENG Zhituan. New Development Ideas of Urban Economy in the Era of Innovation—— The Theoretically Explain and Empirically Test of “Urban Amenity Attracting Talents”[J]. Academic Monthly, 2023, 55(10): 61-74. shu

创新时代城市发展新逻辑——城市舒适性吸引人才的理论与实证

    作者简介: 邓智团,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上海200020);郭红星,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20)。;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新街区的兴起动力、运行机制与推进路径研究”(18BJL088)和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有限理性、场所依赖与创新街区兴起的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17SG55)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F061

New Development Ideas of Urban Economy in the Era of Innovation—— The Theoretically Explain and Empirically Test of “Urban Amenity Attracting Talents”

  • CLC number: F061

  • 摘要: 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城市吸引人才、人才繁荣产业”的新模式正在重塑城市发展的底层逻辑,借助市场力量来建立城市吸引人才的长效机制成为城市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议题。通过构建考虑城市舒适性和异质主体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并基于城市POI与流动人口匹配数据,采用条件逻辑回归方法,可以对城市发展新逻辑链的第一环进行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城市舒适性对人才的吸引作用是显著的;(2)核心机制是城市舒适性放大了劳动力的福利加成;(3)城市间人口的自由有序流动,能更好地发挥出城市舒适性的“引才”效果,提升人才空间配置的整体效率。这表明扩大舒适性的受惠群体,消除城市间人才流动障碍,有助于城市从舒适性的角度建立吸引人才的长效机制,为优化人才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创新时代的城市发展新逻辑提供了经验证据。
    1. [1]

      董直庆王辉 . 城镇化、经济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异质性. 学术月刊, 2019, 51(10): 54-66.

    2. [2]

      高帆 . 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般性、异质性及其引申含义. 学术月刊, 2018, 50(6): 57-66.

    3. [3]

      熊月之 . 上海城市集聚功能与中国共产党创立. 学术月刊, 2021, 53(6): 5-18.

    4. [4]

      郭勇健 . 主体间性与中国当代美学. 学术月刊, 2019, 51(10): 139-149.

    5. [5]

      吴晓林 . 党如何链接社会:城市社区党建的主体补位与社会建构. 学术月刊, 2020, 52(5): 72-86.

    6. [6]

      姚尚建 . 贫困与城市性的纠偏. 学术月刊, 2021, 53(5): 87-95.

    7. [7]

      陈诗一刘朝良金浩 . 环境规制、劳动力配置与城市发展. 学术月刊, 2022, 54(2): 48-62.

    8. [8]

      王芳 . 《小舍得》:“鸡娃”时代的主体性发展困境. 学术月刊, 2021, 53(11): 168-176.

    9. [9]

      袁晓燕,施夏敏,石磊 . 城市规模、服务业发展与流动女性就业. 学术月刊, 2023, 55(9): 58-67.

    10. [10]

      焦建华,李梦青 . 华商跨国网络与近代厦门城市发展——以闽南侨批网络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23, 55(11): 189-197.

    11. [11]

      陆铭 . 教育、城市与大国发展——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区域战略. 学术月刊, 2016, 48(01): 75-86.

    12. [12]

      张传勇蔡琪梦 . 中国城市职业多样性:事实、演进与政策含义. 学术月刊, 2021, 53(8): 45-58.

    13. [13]

      梁涛 . 荀子人性论的中期发展—— 论《礼论》《正名》《性恶》的性-伪说. 学术月刊, 2017, 49(04): 28-41.

    14. [14]

      周小亮 . 包容性绿色发展:理论阐释与制度支撑体系. 学术月刊, 2020, 52(11): 41-54.

    15. [15]

      肖瑛,郭琦,符佳佳,王东晖 . 家与社会治理:价值、方法、对象和主体. 学术月刊, 2023, 55(7): 115-127.

    16. [16]

      童世骏 . 不对称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何以可能. 学术月刊, 2020, 52(1): 17-20.

    17. [17]

      姚尚建 . 城市叙事与空间重构. 学术月刊, 2016, 48(08): 92-99.

    18. [18]

      陈国政朱秋 . 现代城市治理动态机制研究. 学术月刊, 2022, 54(9): 86-95, 122.

    19. [19]

      纪竞垚刘守英 . 代际革命与农民的城市权利. 学术月刊, 2019, 51(7): 43-55.

    20. [20]

      张爱军孙玉寻 . 算法权力及其国家能力形塑的主体透视. 学术月刊, 2021, 53(12): 96-105.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
  • 文章访问数:  159
  • HTML全文浏览量:  31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创新时代城市发展新逻辑——城市舒适性吸引人才的理论与实证

    作者简介:邓智团,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上海200020);郭红星,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20)。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新街区的兴起动力、运行机制与推进路径研究”(18BJL088)和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有限理性、场所依赖与创新街区兴起的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17SG55)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城市吸引人才、人才繁荣产业”的新模式正在重塑城市发展的底层逻辑,借助市场力量来建立城市吸引人才的长效机制成为城市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议题。通过构建考虑城市舒适性和异质主体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并基于城市POI与流动人口匹配数据,采用条件逻辑回归方法,可以对城市发展新逻辑链的第一环进行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城市舒适性对人才的吸引作用是显著的;(2)核心机制是城市舒适性放大了劳动力的福利加成;(3)城市间人口的自由有序流动,能更好地发挥出城市舒适性的“引才”效果,提升人才空间配置的整体效率。这表明扩大舒适性的受惠群体,消除城市间人才流动障碍,有助于城市从舒适性的角度建立吸引人才的长效机制,为优化人才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创新时代的城市发展新逻辑提供了经验证据。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