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关系现在主义的构建

刘拥华 孙宇凡

引用本文: 刘拥华, 孙宇凡. 关系现在主义的构建[J]. 学术月刊, 2023, 55(3): 126-139. shu
Citation:  Yonghua LIU, Yufan SUN. The Structure of Relational Presentism[J]. Academic Monthly, 2023, 55(3): 126-139. shu

关系现在主义的构建

    作者简介: 刘拥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上海 200241);孙宇凡,爱丁堡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 中图分类号: C91

The Structure of Relational Presentism

  • Available Online: 2023-03-20

    CLC number: C91

  • 摘要: 米德社会理论的时间向度,是我们理解米德社会理论的关键所在。如何可能从米德零散的文本出发、从唯我式绵延一端出发,但又能够建构一种更具社会学意义的时间观?我们将米德的时间思想理解为“关系现在主义”(relational presentism):既基于自我的绵延观念,重视“现在”,同时摆脱唯我论的问题,建立对“现在”的关系式理解,以记忆与期望分别联结过去与将来。并且,将自我中的主我与客我都理解成关系式概念,与期望和记忆分别呼应。由此,进一步指出时间与自我的关系性,这构成关系现在主义的基本意涵。
  • 图 1  米德的时间理论

    图 2  自我的关系结构与时间过程

    表 1  现在的关系呈现

    呈现意涵
    流逝过程绵延
    调适关系生命演化
    区分关系突现事件
    下载: 导出CSV
    1. [1]

      王世鹏 . 自我研究的“现象学转向”与自我悖论新解. 学术月刊, 2020, 52(2): 20-29, 19.

    2. [2]

      高新民卢锐 . “同一性危机”与叙事自我论. 学术月刊, 2019, 51(4): 31-42.

    3. [3]

      高新民郭佳佳 . 自我意识的心理地理学探原. 学术月刊, 2021, 53(3): 17-26.

    4. [4]

      徐竹 . 论自我知识的构成主义观点. 学术月刊, 2021, 53(11): 30-38.

    5. [5]

      倪逸偲 . 自我意识的结构困难. 学术月刊, 2022, 54(7): 27-34.

    6. [6]

      陈群志 . 詹姆士的时间哲学及其现象学效应. 学术月刊, 2016, 48(04): 29-39.

    7. [7]

      于树军 . 浩然的文学史焦虑与自我反省及重塑 ——以《金光大道》再版本的修改为例.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25-133.

    8. [8]

      王寅丽 . 现代共和思想的时间意识:以波考克和阿伦特为例. 学术月刊, 2017, 49(01): 36-41.

    9. [9]

      张蕴艳 . 《故事新编》手稿的时间意识及对记忆研究的启示. 学术月刊, 2019, 51(12): 142-150.

    10. [10]

      张一兵 . 先在的数字化蒙太奇构架与意识的政治经济学—— 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的解读. 学术月刊, 2017, 49(08): 51-57.

    11. [11]

      王光东郭名华 . 城乡关系视野中的新世纪乡土小说. 学术月刊, 2017, 49(07): 120-126.

    12. [12]

      李瑞昌 . 基于“政策关系”的政策知识体系论纲. 学术月刊, 2021, 53(3): 73-84.

    13. [13]

      李晟 . 美国宪制中的军政关系:传统与变迁. 学术月刊, 2018, 50(12): 86-96.

    14. [14]

      吴婷 . “关系” 与 “结构”:《曼彻斯特笔记》中的“生产话语”. 学术月刊, 2022, 54(6): 24-29.

    15. [15]

      王炳权 . 论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关系. 学术月刊, 2022, 54(12): 71-80.

    16. [16]

      黄少卿潘思怡施浩 . 反腐败、政商关系转型与企业绩效. 学术月刊, 2018, 50(12): 25-40.

    17. [17]

      戴海斌 . 近卫笃麿与19、20世纪之交的中日关系.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49-163.

    18. [18]

      范从来谢超峰 . 益贫式增长、分配关系优化与共享发展. 学术月刊, 2017, 49(03): 61-67.

    19. [19]

      张江 . 不确定关系的确定性——阐释的边界讨论之二.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20-130.

    20. [20]

      杨菊华 . 长老权力与时势权力的消长:数字时代的代际关系. 学术月刊, 2022, 54(11): 121-133.

  • 加载中
图(2)表(1)
计量
  • PDF下载量:  1
  • 文章访问数:  36
  • HTML全文浏览量:  9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3-03-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关系现在主义的构建

    作者简介:刘拥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上海 200241)
    作者简介:孙宇凡,爱丁堡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摘要: 米德社会理论的时间向度,是我们理解米德社会理论的关键所在。如何可能从米德零散的文本出发、从唯我式绵延一端出发,但又能够建构一种更具社会学意义的时间观?我们将米德的时间思想理解为“关系现在主义”(relational presentism):既基于自我的绵延观念,重视“现在”,同时摆脱唯我论的问题,建立对“现在”的关系式理解,以记忆与期望分别联结过去与将来。并且,将自我中的主我与客我都理解成关系式概念,与期望和记忆分别呼应。由此,进一步指出时间与自我的关系性,这构成关系现在主义的基本意涵。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2)  表(1)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