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新中国》的创办及其“报政网络”

赵帅

引用本文: 赵帅. 《新中国》的创办及其“报政网络”[J]. 学术月刊, 2023, 55(12): 173-190. shu
Citation:  ZHAO Shuai. The Founding of The New China and Its “Newspaper-politic Network”[J]. Academic Monthly, 2023, 55(12): 173-190. shu

《新中国》的创办及其“报政网络”

    作者简介: 赵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 中图分类号: K25

The Founding of The New China and Its “Newspaper-politic Network”

  • CLC number: K25

  • 摘要: 《新中国》是“五四”时期的重要刊物,既往研究多发现胡适与其有密切关系,甚至断定胡适为杂志主持者。实际上,《新中国》背后涉及一个更为复杂且庞大的“报政网络”,其中包括北京政府的官员与南北报界的报人。具体而言,杂志是在北京政府总统徐世昌的支持下,由时任财政部次长的张弧出资赞助,报界闻人钱芥尘与叶恒牵线组织,网罗南北报人名流参与撰述。胡适因与钱、叶二人曾共事于《竞业旬报》《大共和日报》的交谊,同《新中国》产生关联,在1919年初《新青年》同人初步分裂后,他曾一度将接办《新中国》作为其独办《新青年》未果的替代方案,终因《新青年》同人的反对而搁置。依托“报政网络”办刊宣传新思潮的方式并不为新派人士所接受,《新中国》因此被视为由军阀官僚赞助、假冒新思潮招牌的杂志。自第二卷起,受张弧资助、总理靳云鹏支持的《又新日报》派出记者张煊、顾君义、王小隐等人主理杂志,进行“革新”,对于旧文学、旧戏的喜好让他们有意区别于北大新派,使得《新中国》新旧兼采。考察《新中国》的创办历程,揭示“报政网络”的聚合离散,有助于重新理解“五四”前后政局与思想舆论界的复杂关系。
    1. [1]

      张 泉 . 文学“统战”与当代文学在新中国的重建—— 以《亦报》场域中的“沦陷区三家”梅娘、周作人、张爱玲为例. 学术月刊, 2018, 50(04): 98-107.

    2. [2]

      冯贤亮 . 族以人重:明清之际魏塘钱氏的家族网络与政治变动. 学术月刊, 2019, 51(7): 149-163.

    3. [3]

      侯猛 . 新中国政法话语的流变. 学术月刊, 2020, 52(2): 119-128.

    4. [4]

      吴鹏森 . 新中国刑释人员社会政策的历史演变. 学术月刊, 2016, 48(07): 99-108.

    5. [5]

      张凌雁 . 胡适:“有实无名”的中国现代诠释学探索者. 学术月刊, 2024, 56(3): 165-173.

    6. [6]

      刘少杰 . 中国网络社会的交往实践和发展逻辑. 学术月刊, 2022, 54(8): 105-117.

    7. [7]

      李萍杜乾香 . 新中国70年经济制度变迁: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 学术月刊, 2019, 51(8): 37-47.

    8. [8]

      翟志勇 . 《共同纲领》与新中国的不成文宪法(1949−1954). 学术月刊, 2019, 51(9): 109-121.

    9. [9]

      刘愿卢沛 . 新中国农业合作化生产绩效研究. 学术月刊, 2019, 51(3): 56-69.

    10. [10]

      熊竞 . 政区三要素框架下的中国当代市制:演进逻辑与优化路径. 学术月刊, 2020, 52(7): 81-92.

    11. [11]

      於梅舫 . 识宋学与辨新局: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学旨趣解析. 学术月刊, 2020, 52(10): 149-164.

    12. [12]

      肖伟胜 . 新中国七十年大陆文化研究的演进逻辑及其反思. 学术月刊, 2019, 51(10): 121-131, 171.

    13. [13]

      任保平 .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发展经济学领域的重大创新. 学术月刊, 2019, 51(8): 27-36.

    14. [14]

      程大中,唐雨桐,邵心怡 . 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价值链网络基础. 学术月刊, 2023, 55(9): 31-42.

    15. [15]

      莫砺锋 . 张耒诗歌三问. 学术月刊, 2017, 49(03): 121-130.

    16. [16]

      毛宣国 . “意象”与中国当代美学的现象学阐释——以叶朗、张祥龙、杨春时的美学研究为例.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7-25.

    17. [17]

      杨泽波 . 回应“钱穆之问”. 学术月刊, 2019, 51(7): 13-21.

    18. [18]

      戴昕 . 重新发现社会规范:中国网络法的经济社会学视角. 学术月刊, 2019, 51(2): 109-123.

    19. [19]

      罗峰 . 治国理政思想缘起刍议. 学术月刊, 2021, 53(6): 108-120.

    20. [20]

      王敏 . 苏报案前的《苏报》及相关史事考. 学术月刊, 2024, 56(1): 192-202.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57
  • HTML全文浏览量:  16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新中国》的创办及其“报政网络”

    作者简介:赵帅,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摘要: 《新中国》是“五四”时期的重要刊物,既往研究多发现胡适与其有密切关系,甚至断定胡适为杂志主持者。实际上,《新中国》背后涉及一个更为复杂且庞大的“报政网络”,其中包括北京政府的官员与南北报界的报人。具体而言,杂志是在北京政府总统徐世昌的支持下,由时任财政部次长的张弧出资赞助,报界闻人钱芥尘与叶恒牵线组织,网罗南北报人名流参与撰述。胡适因与钱、叶二人曾共事于《竞业旬报》《大共和日报》的交谊,同《新中国》产生关联,在1919年初《新青年》同人初步分裂后,他曾一度将接办《新中国》作为其独办《新青年》未果的替代方案,终因《新青年》同人的反对而搁置。依托“报政网络”办刊宣传新思潮的方式并不为新派人士所接受,《新中国》因此被视为由军阀官僚赞助、假冒新思潮招牌的杂志。自第二卷起,受张弧资助、总理靳云鹏支持的《又新日报》派出记者张煊、顾君义、王小隐等人主理杂志,进行“革新”,对于旧文学、旧戏的喜好让他们有意区别于北大新派,使得《新中国》新旧兼采。考察《新中国》的创办历程,揭示“报政网络”的聚合离散,有助于重新理解“五四”前后政局与思想舆论界的复杂关系。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