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中国高储蓄率的重新诠释及变化趋势

吴建军

引用本文: 吴建军. 中国高储蓄率的重新诠释及变化趋势[J]. 学术月刊, 2023, 55(12): 41-51. shu
Citation:  WU Jianjun.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China’s High Savings Rate and Its Changing Trend[J]. Academic Monthly, 2023, 55(12): 41-51. shu

中国高储蓄率的重新诠释及变化趋势

    作者简介: 吴建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投资研究中心教授(湖北武汉430073)。;
  • 中图分类号: F83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China’s High Savings Rate and Its Changing Trend

  • CLC number: F83

  • 摘要: 运用微观思维分析宏观经济现象是经济研究中常见的错误,经典文献认为,一个经济体的储蓄率与消费率具有因果关系便是这种错误的突出表现。从储蓄的内涵与源泉出发,储蓄率与消费率虽然此消彼长,但不构成因果关系,两者都决定于生产结构。基于融资视角下的生产过程,与主流经济学认为储蓄决定投资的认识相反,储蓄是投资的结果而非原因。结合经济运行的实践,中国的高储蓄率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投资规模过大,资本品产出占GDP比重较高的结果。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将由投资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转变,投资率及储蓄率均会趋于下降,但生产结构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而推动消费水平及消费质量的提升。
    1. [1]

      汪伟刘玉飞徐炎 . 劳动人口年龄结构与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动态演化. 学术月刊, 2019, 51(8): 48-64.

    2. [2]

      姚文放 . 诗学模式/阐释学模式:生产性文学批评的解读方法. 学术月刊, 2022, 54(9): 159-170.

    3. [3]

      余淼杰王霄彤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和中国企业生产率. 学术月刊, 2021, 53(3): 50-62.

    4. [4]

      夏杰长肖宇李诗林 . 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再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学术月刊, 2019, 51(2): 34-43.

    5. [5]

      吴婷 . “关系” 与 “结构”:《曼彻斯特笔记》中的“生产话语”. 学术月刊, 2022, 54(6): 24-29.

    6. [6]

      陈昆亭,吉磊,侯博文 . 资本结构对长期经济增长有何影响——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 学术月刊, 2023, 55(11): 52-62.

    7. [7]

      刘霞辉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中国经济增长 —— 2015年宏观经济分析及思考. 学术月刊, 2016, 48(04): 54-62.

    8. [8]

      钟宁桦,朱亚群,陈斌开 . 住房体制改革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 学术月刊, 2018, 50(6): 43-56.

    9. [9]

      张杰 . 银行竞争如何影响企业负债率. 学术月刊, 2019, 51(1): 34-49.

    10. [10]

      赵燕菁宋涛 . 资本竞争视域下的最优贴现率. 学术月刊, 2022, 54(5): 60-70.

    11. [11]

      吕铁贺俊 . 如何理解中国高铁技术赶超与主流经济学基本命题的“反差”. 学术月刊, 2017, 49(11): 49-73.

    12. [12]

      赵燕菁 . 现代增长与信用货币. 学术月刊, 2020, 52(8): 83-98.

    13. [13]

      罗必良 . 增长、转型与生态化发展. 学术月刊, 2021, 53(5): 54-64.

    14. [14]

      陈柏峰 . 面向水利供给的农地制度模式选择. 学术月刊, 2020, 52(5): 113-125.

    15. [15]

      尤陈俊 . “讼师恶报”话语模式的力量及其复合功能. 学术月刊, 2019, 51(3): 95-108.

    16. [16]

      张卫国王双 . 大国崛起:东亚模式与中国道路. 学术月刊, 2019, 51(10): 67-81.

    17. [17]

      何大安杨益均 . 大数据时代政府宏观调控的思维模式. 学术月刊, 2018, 50(5): 68-77.

    18. [18]

      吴旭阳 . 陪审团模式之行为实验比较研究. 学术月刊, 2017, 49(01): 104-116.

    19. [19]

      孔伟宇 . 马克思生产话语的出场. 学术月刊, 2022, 54(6): 18-23.

    20. [20]

      葛晶刘瑞明 . 中国的经济增长、波动与地区差距. 学术月刊, 2022, 54(2): 63-78.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86
  • HTML全文浏览量:  36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中国高储蓄率的重新诠释及变化趋势

    作者简介:吴建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投资研究中心教授(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 运用微观思维分析宏观经济现象是经济研究中常见的错误,经典文献认为,一个经济体的储蓄率与消费率具有因果关系便是这种错误的突出表现。从储蓄的内涵与源泉出发,储蓄率与消费率虽然此消彼长,但不构成因果关系,两者都决定于生产结构。基于融资视角下的生产过程,与主流经济学认为储蓄决定投资的认识相反,储蓄是投资的结果而非原因。结合经济运行的实践,中国的高储蓄率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下,投资规模过大,资本品产出占GDP比重较高的结果。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将由投资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转变,投资率及储蓄率均会趋于下降,但生产结构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而推动消费水平及消费质量的提升。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