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图像时代的文学变异

汪正龙

引用本文: 汪正龙. 图像时代的文学变异[J]. 学术月刊, 2019, 51(10): 132-138. shu
Citation:  Zhenglong WANG. The Literary Variation in the Age of Image[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10): 132-138. shu

图像时代的文学变异—文学与图像关系的演变及其理论思考

    作者简介: 汪正龙,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江苏南京 210023);
  • 中图分类号: I0

The Literary Variation in the Age of Image

  • Available Online: 2019-10-01

    CLC number: I0

  • 摘要: 新中国头三十年纸质文化和播放媒体(广播、收音机)占据主导地位。报纸、图书、广播是读者阅读或信息获取的主渠道。新时期以来,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以及电影的产业化改革,我国进入了图像时代。图像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新的文学类型,也改变了文学与图像之间的关系。图像摆脱了对叙事的依附地位,出现了越来越多文图合一的复合文本,它们追求可知性与可视性的对等性;特别是一些自媒体视频挣脱语言、文字甚至声音的束缚,展现了独立叙事的可能性。表面上看,上述趋势体现了语言的保守性和图像的活跃性,其实是欲望与图像及观看之间默契关系的表现。
  • 图 1  《繁花》插图:历史城市初稿(图片来自百度)

    图 2  《我们仨》封面、钱锺书夫妇照片及钱瑗给钱锺书的画像(图片来自百度)

    1. [1]

      杜金 . 故事、图像与法律宣传. 学术月刊, 2019, 51(3): 109-122.

    2. [2]

      高玉 . 文学语言与当下汉语建设. 学术月刊, 2022, 54(5): 141-150.

    3. [3]

      杨向荣 . 图像的话语深渊—— 从古希腊和中世纪的视觉文化观谈起. 学术月刊, 2018, 50(6): 113-120.

    4. [4]

      付建舟 . 中国现代文学“图像世界”的三种图像模式. 学术月刊, 2021, 53(7): 168-178.

    5. [5]

      王宇 . 延安文学中的“医疗卫生叙事”. 学术月刊, 2017, 49(08): 132-140.

    6. [6]

      李晓愚 . 图像如何“为史”. 学术月刊, 2022, 54(12): 153-164.

    7. [7]

      夏中义 . 论知青叙事的两种文学记忆—— 兼及陶东风的文化批评伦理. 学术月刊, 2018, 50(9): 121-130.

    8. [8]

      汪春泓 . 关于汉文帝和昌邑王之史家叙事互文性探究. 学术月刊, 2022, 54(7): 171-180.

    9. [9]

      张长虹 . 亦真亦幻:图像与文献的交错. 学术月刊, 2017, 49(12): 33-37.

    10. [10]

      刘恒武 . 图像观识与海上丝绸之路史. 学术月刊, 2017, 49(12): 44-47.

    11. [11]

      江守义 . 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系—— 基于文论史和文学创作的思考. 学术月刊, 2018, 50(04): 118-127.

    12. [12]

      孙英刚 . 移情与矫情:反思图像文献在中古史研究中的使用. 学术月刊, 2017, 49(12): 41-43.

    13. [13]

      李晓愚 . 论中国画跨代传播中的图像志传统. 学术月刊, 2018, 50(12): 128-141.

    14. [14]

      秦蓁 . 相知与定名:人工智能(AI)时代的图像、文献与历史. 学术月刊, 2017, 49(12): 48-51.

    15. [15]

      赖大仁张园园 . “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 学术月刊, 2021, 53(1): 172-182.

    16. [16]

      冯克利 . 传统与权利——《独立宣言》再解读. 学术月刊, 2016, 48(02): 76-87.

    17. [17]

      张康之 . 论合作治理中行动者的独立性. 学术月刊, 2017, 49(07): 68-77.

    18. [18]

      李定广 . 唐宋文学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11): 203-208.

    19. [19]

      李扬 . 语言·文学·历史. 学术月刊, 2020, 52(2): 173-175.

    20. [20]

      周宪 . 王广义的中国波普艺术图像学——以《大批判:可口可乐》系列为分析对象. 学术月刊, 2018, 50(01): 140-150.

  • 加载中
图(2)
计量
  • PDF下载量:  13
  • 文章访问数:  1649
  • HTML全文浏览量:  246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10-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图像时代的文学变异

    作者简介:汪正龙,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江苏南京 210023)

摘要: 新中国头三十年纸质文化和播放媒体(广播、收音机)占据主导地位。报纸、图书、广播是读者阅读或信息获取的主渠道。新时期以来,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的普及以及电影的产业化改革,我国进入了图像时代。图像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新的文学类型,也改变了文学与图像之间的关系。图像摆脱了对叙事的依附地位,出现了越来越多文图合一的复合文本,它们追求可知性与可视性的对等性;特别是一些自媒体视频挣脱语言、文字甚至声音的束缚,展现了独立叙事的可能性。表面上看,上述趋势体现了语言的保守性和图像的活跃性,其实是欲望与图像及观看之间默契关系的表现。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2)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