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从存量到流量的经济学分析:流量经济理论框架的构建

石良平 王素云 王晶晶

引用本文: 石良平, 王素云, 王晶晶. 从存量到流量的经济学分析:流量经济理论框架的构建[J]. 学术月刊, 2019, 51(1): 50-58. shu
Citation:  Liangping SHI, Suyun WANG, Jingjing WANG. Economic Analysis from Stock to Flow: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Flow Economics[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1): 50-58. shu

从存量到流量的经济学分析:流量经济理论框架的构建

    作者简介: 石良平,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上海 200020);王素云,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020);王晶晶,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020);
  • 中图分类号: F01

Economic Analysis from Stock to Flow: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Flow Economics

  • Available Online: 2019-01-01

    CLC number: F01

  • 摘要: 尽管“流量经济”的概念十多年前就已经有人提出,但从现代智能互联网的角度看,那时的流量并不能构成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只有当经济运行模式从以实体经济为主体的工业文明时代进入到以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共同构成的信息文明时代,流量的运行才能构成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工业化时代的基本特征是追求投资,增加存量;信息化时代的基本特征是追求要素的流动,并逐步减少存量。这样一种新的经济范式是完全有别于以往任何一种经济形态的,因此必然会对传统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形成巨大冲击。从智能互联网对传统经济理论形成冲击的角度出发,可以揭示经济形态从工业化时代的存量经济向信息化时代的流量经济转变的方向与路径,从而构建一个新的流量经济理论框架。
  • 图 1  互联网外部性下供需曲线的变化

    图 2  互联网外部性下效应曲线的变化

    图 3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流量经济框架下的外向性扩张示意图

    1. [1]

      何大安 . 互联网时代厂商投资经营的网络协同化. 学术月刊, 2020, 52(11): 32-40.

    2. [2]

      何大安 .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及条件配置. 学术月刊, 2022, 54(4): 38-49.

    3. [3]

      何大安 . 金融大数据与大数据金融. 学术月刊, 2019, 51(12): 33-41.

    4. [4]

      马艳李韵蔡民强 . “互联网空间”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学术月刊, 2016, 48(11): 70-83.

    5. [5]

      陈钊邓东升 .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风险与监管. 学术月刊, 2019, 51(12): 42-50.

    6. [6]

      严宇鸣 . 互联网:联系“国家”与“社会”的重要桥梁——“互联网时代的国家治理”学术研讨会综述. 学术月刊, 2016, 48(12): 172-173.

    7. [7]

      许纪霖 . 互联网时代的两个学术场域与创新评价机制. 学术月刊, 2016, 48(09): 8-10.

    8. [8]

      林奇富殷昊 . 反思互联网政治参与:代表性的视角. 学术月刊, 2020, 52(10): 77-88.

    9. [9]

      张广婷 .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政治经济的理论创新——一个分析框架. 学术月刊, 2023, 55(9): 43-57.

    10. [10]

      郁建兴黄亮 .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框架. 学术月刊, 2017, 49(02): 96-105.

    11. [11]

      权衡 . 世界经济增长分析框架:新变量及其创新发展. 学术月刊, 2022, 54(7): 43-52.

    12. [12]

      刘志彪 .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挑战与对策. 学术月刊, 2023, 55(4): 82-90.

    13. [13]

      胡志平 .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与政府行为框架. 学术月刊, 2019, 51(6): 53-63.

    14. [14]

      周天勇 . 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数理逻辑框架——基于二元体制扭曲差值的分析方法. 学术月刊, 2023, 55(11): 39-51.

    15. [15]

      何玉长方坤 .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理论阐释. 学术月刊, 2018, 50(5): 56-67.

    16. [16]

      张弛张曙光 . 新经济对经济学理论的挑战. 学术月刊, 2018, 50(01): 78-84.

    17. [17]

      胡晓鹏,徐群利 . 大数据驱动与经济发展:理论机制与规制思路. 学术月刊, 2023, 55(6): 53-65.

    18. [18]

      刘守英,熊雪锋 . 中国共产党理论创造的政治经济学. 学术月刊, 2024, 56(3): 53-69.

    19. [19]

      殷德生吴虹仪王奕鋆 . 中国市场化改革路径与转型经济理论创新. 学术月刊, 2017, 49(06): 74-82.

    20. [20]

      刘晓欣刘骏民 . 虚拟经济的运行方式、本质及其理论的政策含义. 学术月刊, 2020, 52(12): 42-56.

  • 加载中
图(3)
计量
  • PDF下载量:  23
  • 文章访问数:  2579
  • HTML全文浏览量:  361
文章相关
  •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3-29
  • 刊出日期:  2019-01-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从存量到流量的经济学分析:流量经济理论框架的构建

    作者简介:石良平,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上海 200020)
    作者简介:王素云,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020)
    作者简介:王晶晶,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020)

摘要: 尽管“流量经济”的概念十多年前就已经有人提出,但从现代智能互联网的角度看,那时的流量并不能构成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只有当经济运行模式从以实体经济为主体的工业文明时代进入到以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共同构成的信息文明时代,流量的运行才能构成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工业化时代的基本特征是追求投资,增加存量;信息化时代的基本特征是追求要素的流动,并逐步减少存量。这样一种新的经济范式是完全有别于以往任何一种经济形态的,因此必然会对传统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形成巨大冲击。从智能互联网对传统经济理论形成冲击的角度出发,可以揭示经济形态从工业化时代的存量经济向信息化时代的流量经济转变的方向与路径,从而构建一个新的流量经济理论框架。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3)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