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经济学话语与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笔谈)

张一兵 张福公 孔伟宇 吴婷

引用本文: 张一兵, 张福公, 孔伟宇, 吴婷. 经济学话语与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笔谈)[J]. 学术月刊, 2022, 54(6): 5-10. shu
Citation:  Yibing ZHANG, Fugong ZHANG, Weiyu KONG, Ting WU. Economic Discourse and the Form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ymposium)[J]. Academic Monthly, 2022, 54(6): 5-10. shu

经济学话语与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笔谈)

  • 中图分类号: A1

Economic Discourse and the Form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ymposium)

  • Available Online: 2022-06-20

    CLC number: A1

  • 摘要: 张一兵认为,《布鲁塞尔笔记》和《曼彻斯特笔记》是马克思第二次系统研究经济学的重要笔记,也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之前夜的经济学思想实验。理解这一文本群的写作过程和理论内涵,对于认识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福公通过对《布鲁塞尔笔记》的研究,提出机器大工业所彰显的生产方式历史性变革构成了马克思从哲学人本学话语转向从客观现实出发的物质生产话语的内在动机之一。基于MEGA2对《布鲁塞尔笔记》的深入文本解读,将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思想渊源与生成逻辑。孔伟宇认为,《布鲁塞尔笔记》是马克思生产话语出场的重要“案发现场”:一是宣布了马克思劳动话语的退场与生产话语的转换;二是促使马克思认识到物质生产作为基础和前提的重要作用;三是构建了马克思广义历史唯物主义从关系性生产透视社会历史整体发展的方法论基础。吴婷认为,在《曼彻斯特笔记》中,马克思继续关注了资产阶级的物质生产过程,并认识到现代工业体系下的物质生产不仅创造了人与自然一种新的历史性关系,同时也使人的社会关系及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这种从现实出发的“生产话语”终结了此前的人本主义价值批判逻辑,成为把握马克思新世界观来源的重要理论线索。
    1. [1]

      吴婷 . “关系” 与 “结构”:《曼彻斯特笔记》中的“生产话语”. 学术月刊, 2022, 54(6): 24-29.

    2. [2]

      张福公 . 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中的机器问题研究及其思想逻辑嬗变. 学术月刊, 2022, 54(6): 11-17.

    3. [3]

      徐英瑾 . 如何奠定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哲学基础”. 学术月刊, 2017, 49(09): 25-38.

    4. [4]

      王馨曼 .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文化哲学阐释路向——论拉布里奥拉、蒙多尔佛、葛兰西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阐释. 学术月刊, 2024, 56(3): 44-52.

    5. [5]

      孔伟宇 . 马克思生产话语的出场. 学术月刊, 2022, 54(6): 18-23.

    6. [6]

      章永乐 . “门罗主义”话语的跨洋旅行. 学术月刊, 2020, 52(7): 105-125.

    7. [7]

      冯建勇 . 中国历史疆域的形态与知识话语. 学术月刊, 2017, 49(02): 5-12.

    8. [8]

      易棉阳 . 生产队集体劳动中的社员机会主义行为:表现形式与形成机理. 学术月刊, 2018, 50(01): 106-115.

    9. [9]

      侯猛 . 新中国政法话语的流变. 学术月刊, 2020, 52(2): 119-128.

    10. [10]

      朱人求 . 话语分析与中国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学术月刊, 2016, 48(09): 38-48.

    11. [11]

      高亚滨 . 绿洲社会的知识话语变迁与“现代化”. 学术月刊, 2017, 49(02): 25-33.

    12. [12]

      陈伯海 . 探寻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之路. 学术月刊, 2020, 52(2): 142-147.

    13. [13]

      刘艳红 . 以科学立法促进刑法话语体系发展. 学术月刊, 2019, 51(4): 94-105.

    14. [14]

      尤陈俊 . “讼师恶报”话语模式的力量及其复合功能. 学术月刊, 2019, 51(3): 95-108.

    15. [15]

      何玉长 . 善待生产性劳动和优先实体经济. 学术月刊, 2016, 48(09): 73-83.

    16. [16]

      杨汝岱朱诗娥 . 产业政策、企业退出与区域生产效率演变. 学术月刊, 2018, 50(04): 33-45.

    17. [17]

      单小曦 . 超人类文化视野中的智媒生产. 学术月刊, 2020, 52(8): 15-26.

    18. [18]

      陶赋雯 . “军舰岛”的国家记忆生产与政治. 学术月刊, 2021, 53(3): 170-180.

    19. [19]

      何玉长王伟 . 数字生产力的性质与应用. 学术月刊, 2021, 53(7): 55-66.

    20. [20]

      李友梅耿敬 . 中国社会学的知识生产范式. 学术月刊, 2020, 52(6): 5-16.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318
  • HTML全文浏览量:  22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2-06-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经济学话语与历史唯物主义发生学(笔谈)

摘要: 张一兵认为,《布鲁塞尔笔记》和《曼彻斯特笔记》是马克思第二次系统研究经济学的重要笔记,也是广义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之前夜的经济学思想实验。理解这一文本群的写作过程和理论内涵,对于认识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福公通过对《布鲁塞尔笔记》的研究,提出机器大工业所彰显的生产方式历史性变革构成了马克思从哲学人本学话语转向从客观现实出发的物质生产话语的内在动机之一。基于MEGA2对《布鲁塞尔笔记》的深入文本解读,将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思想渊源与生成逻辑。孔伟宇认为,《布鲁塞尔笔记》是马克思生产话语出场的重要“案发现场”:一是宣布了马克思劳动话语的退场与生产话语的转换;二是促使马克思认识到物质生产作为基础和前提的重要作用;三是构建了马克思广义历史唯物主义从关系性生产透视社会历史整体发展的方法论基础。吴婷认为,在《曼彻斯特笔记》中,马克思继续关注了资产阶级的物质生产过程,并认识到现代工业体系下的物质生产不仅创造了人与自然一种新的历史性关系,同时也使人的社会关系及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这种从现实出发的“生产话语”终结了此前的人本主义价值批判逻辑,成为把握马克思新世界观来源的重要理论线索。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