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尚书·高宗肜日》新探

梁涛

引用本文: 梁涛. 《尚书·高宗肜日》新探[J]. 学术月刊, 2019, 51(1): 24-33. shu
Citation:  Tao LIANG. A New Discussion on Shangshu Gaozong Rongri: Also on the Two Times Religious Reform in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Subjects”[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1): 24-33. shu

《尚书·高宗肜日》新探—兼论殷周的两次宗教变革及“民”的发现

    作者简介: 梁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北京 100872);
  • 中图分类号: B2

A New Discussion on Shangshu Gaozong Rongri: Also on the Two Times Religious Reform in Shang and Zhou Dynasties 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Subjects”

  • Available Online: 2019-01-01

    CLC number: B2

  • 摘要: 《高宗肜日》的主旨是“儆民”说而不是“敬民”说,强调国君的职责是惩戒、治理民众,要求对所有的先王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反映了殷人对于民众不同于周人的认识。“高宗肜日”并非传统所理解的武丁祭成汤,而是武丁之子祖庚或祖甲祭武丁,其后果是促成了商代的周祭制度。《高宗肜日》虽然记载的是商代的事件,但其著于竹帛则在周初,实际涉及殷周两次性质不同的宗教变革。前者是强化神权,加强对民众的统治,后者则是民的发现,使民作为一种整体力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承认和关注,殷周文化的差异应从这一点来理解。由于记录者将周人的观念、用语带入《高宗肜日》中,后世经学家又“以周释殷”,造成人们对《高宗肜日》的误读。今后的《尚书》研究应重视殷周思想的差异,从后世“以周释殷”的层层累积中,剥离出殷人真实的思想。
    1. [1]

      李天纲 . 龙华民对中国宗教本质的论述及其影响. 学术月刊, 2017, 49(05): 165-184.

    2. [2]

      刘正强 . 中国访民的理想型—— 立基于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本土解释. 学术月刊, 2018, 50(02): 103-113.

    3. [3]

      宋丙涛张庭 . 两希合流与殷周之变:东西方分流的历史基因探源. 学术月刊, 2020, 52(3): 54-57.

    4. [4]

      刘晓军 . “说”祭与“说”体. 学术月刊, 2019, 51(5): 112-124.

    5. [5]

      周武,张洪彬 . 绘制更为通贯整体的学术地图—— 周武研究员访谈. 学术月刊, 2018, 50(6): 178-184.

    6. [6]

      杨博 . 由清华简郑国史料重拟两周之际编年. 学术月刊, 2021, 53(8): 187-194.

    7. [7]

      周业安王一子 . 致力于推动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的本土化研究——周业安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78-184.

    8. [8]

      刘增光 . “原日身体”与身的形上化. 学术月刊, 2019, 51(5): 24-31.

    9. [9]

      吴丽娱 . 唐高宗朝“僧道致拜君亲”的论争与龙朔修格. 学术月刊, 2020, 52(4): 154-168, 184.

    10. [10]

      朱溢 . 功能与空间:南宋高宗朝临安宫城营建论析.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68-180.

    11. [11]

      周武 . 张元济赴日访书与民族记忆的修复. 学术月刊, 2018, 50(6): 146-165.

    12. [12]

      黄飞 . 从清廷政争看光绪五、六年中日琉球交涉. 学术月刊, 2020, 52(8): 170-184.

    13. [13]

      刘永华 . 排日账与19 世纪徽州乡村社会研究—— 兼谈明清社会史研究的方法与史料. 学术月刊, 2018, 50(04): 128-141.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4
  • 文章访问数:  1919
  • HTML全文浏览量:  269
文章相关
  •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3-29
  • 刊出日期:  2019-01-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尚书·高宗肜日》新探

    作者简介:梁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北京 100872)

摘要: 《高宗肜日》的主旨是“儆民”说而不是“敬民”说,强调国君的职责是惩戒、治理民众,要求对所有的先王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反映了殷人对于民众不同于周人的认识。“高宗肜日”并非传统所理解的武丁祭成汤,而是武丁之子祖庚或祖甲祭武丁,其后果是促成了商代的周祭制度。《高宗肜日》虽然记载的是商代的事件,但其著于竹帛则在周初,实际涉及殷周两次性质不同的宗教变革。前者是强化神权,加强对民众的统治,后者则是民的发现,使民作为一种整体力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承认和关注,殷周文化的差异应从这一点来理解。由于记录者将周人的观念、用语带入《高宗肜日》中,后世经学家又“以周释殷”,造成人们对《高宗肜日》的误读。今后的《尚书》研究应重视殷周思想的差异,从后世“以周释殷”的层层累积中,剥离出殷人真实的思想。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13)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