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何以感通:“将心比心”与“主体间性理解”之辨

王建民

引用本文: 王建民. 何以感通:“将心比心”与“主体间性理解”之辨[J].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09-116. shu
Citation:  WANG Jianmin. How the Empathy is Possibl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Heart to Heart” and “Intersubjective Understanding”[J]. Academic Monthly, 2023, 55(10): 109-116. shu

何以感通:“将心比心”与“主体间性理解”之辨

    作者简介: 王建民,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100081)。;
  • 中图分类号: C91

How the Empathy is Possibl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Heart to Heart” and “Inter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 CLC number: C91

  • 摘要: 现象学社会学以“主体间性”“现象学还原”等概念或方法扩展了理解社会学的视野,对科学主义的主客二元思维也有纠偏的意义。在方法论上,儒家视域下的“将心比心”与“主体间性理解”有一定相似之处,如“悬置”既定标准或规则、以感性直观达至共识性理解。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主体间性理解由对主客二元预设的反思而来,而将心比心则基于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内外关系的认识;主体间性理解的“主体”是个体超越性的,而将心比心的“主体”是关系扩展性的;“面对他者”的主体间性理解以彼岸式的宗教精神为根基,而将心比心则在日常生活中生发和扩展,其关键是“己心”的激发和外推。辨识“将心比心”和“主体间性理解”及其深层预设的差异,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人行动的情理逻辑。
    1. [1]

      高松 . 从动物到AI——对意义理解诸形态的现象学考察. 学术月刊, 2023, 55(11): 15-27.

    2. [2]

      杨大春 . 从心性现象学到物性现象学. 学术月刊, 2022, 54(1): 25-33.

    3. [3]

      杨春时 . 中华审美现象学的构成. 学术月刊, 2017, 49(06): 5-11.

    4. [4]

      何浩平 . 现象意识的现象学进路及其整合. 学术月刊, 2023, 55(11): 28-38.

    5. [5]

      仲霞 . 中西审美现象学的时空结构差异.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2-16.

    6. [6]

      莫兰 . 意向性:现象学方法的基础. 学术月刊, 2017, 49(11): 5-30.

    7. [7]

      陈亚军 . 实用主义的现象学意蕴. 学术月刊, 2020, 52(1): 27-31.

    8. [8]

      陈群志 . 詹姆士的时间哲学及其现象学效应. 学术月刊, 2016, 48(04): 29-39.

    9. [9]

      尹兆坤 . 现象学形而上学的第三种可能——舍勒现象学的实在问题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6): 28-37.

    10. [10]

      倪梁康 . 现象学的数学哲学与现象学的模态逻辑——从胡塞尔与贝克尔的思想关联来看. 学术月刊, 2017, 49(01): 11-27.

    11. [11]

      张庆熊 . 萨特的意向性学说和对人的存在的现象学描述. 学术月刊, 2017, 49(11): 18-39.

    12. [12]

      韩水法 .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 “先验性” 与 “超验性”. 学术月刊, 2021, 53(2): 13-35.

    13. [13]

      陈治国 . 现象学视域下友爱的多重地位及其演变. 学术月刊, 2020, 52(6): 29-43.

    14. [14]

      王世鹏 . 自我研究的“现象学转向”与自我悖论新解. 学术月刊, 2020, 52(2): 20-29, 19.

    15. [15]

      李友梅耿敬 . 中国社会学的知识生产范式. 学术月刊, 2020, 52(6): 5-16.

    16. [16]

      卢文超 . 当代艺术创作的社会学转向.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17-124.

    17. [17]

      郭台辉 . 历史社会学方法论的分化来源. 学术月刊, 2019, 51(12): 81-94.

    18. [18]

      杨大春 . 现代性进程中人的有限性问题——基于法国现象学的视角. 学术月刊, 2024, 56(1): 24-32.

    19. [19]

      郭勇健 . 主体间性与中国当代美学. 学术月刊, 2019, 51(10): 139-149.

    20. [20]

      吴越菲文军 . 回到“好社会”:重建“需要为本”的规范社会学传统. 学术月刊, 2022, 54(2): 113-130.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
  • 文章访问数:  134
  • HTML全文浏览量:  32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何以感通:“将心比心”与“主体间性理解”之辨

    作者简介:王建民,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100081)。

摘要: 现象学社会学以“主体间性”“现象学还原”等概念或方法扩展了理解社会学的视野,对科学主义的主客二元思维也有纠偏的意义。在方法论上,儒家视域下的“将心比心”与“主体间性理解”有一定相似之处,如“悬置”既定标准或规则、以感性直观达至共识性理解。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主体间性理解由对主客二元预设的反思而来,而将心比心则基于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内外关系的认识;主体间性理解的“主体”是个体超越性的,而将心比心的“主体”是关系扩展性的;“面对他者”的主体间性理解以彼岸式的宗教精神为根基,而将心比心则在日常生活中生发和扩展,其关键是“己心”的激发和外推。辨识“将心比心”和“主体间性理解”及其深层预设的差异,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人行动的情理逻辑。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