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中国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

郑江淮 张睿 陈英武

引用本文: 郑江淮, 张睿, 陈英武. 中国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J]. 学术月刊, 2021, 53(7): 45-54, 66. shu
Citation:  Jianghuai ZHENG, Rui ZHANG, Yingwu CHEN.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Stage, New Concept, New Pattern[J]. Academic Monthly, 2021, 53(7): 45-54, 66. shu

中国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

    作者简介: 郑江淮,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江苏南京 210093);张睿,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江苏南京 210093);陈英武,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研究员(江苏南京 210003);
  • 中图分类号: F06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Stage, New Concept, New Pattern

  • Available Online: 2021-07-20

    CLC number: F06

  • 摘要: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以生产、商业数据模型优化为主的数字化发展阶段。通过数据要素注入和聚变扩能,数字化转型的结构变迁效应将推动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突出表现为产业集中度提高,行业间数字鸿沟出现,以数字密度为特征的新中心外围结构形成以及治理管理方式进一步走向透明和开放。数字技术广泛渗透将对国内市场结构进行重塑,实现比较优势来源“多元化”;同时,数字货币的兴起将促进内外循环对接,推动中国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扩展和维护国家的数字主权。中国工业体系完备,数据资源丰富,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优势。要通过大力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深化数字化投资、打破数据孤岛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中国数字化转型深度展开,向制造强国和贸易强国迈进。
  • 图 1  经济发展数字化转型的微观机制

    图 2  数据聚变扩能示意图

    图 3  数字技术创新引发市场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变化的机制

    1. [1]

      吕铁李载驰 . 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 学术月刊, 2022, 54(10): 59-69.

    2. [2]

      何大安 .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及条件配置. 学术月刊, 2022, 54(4): 38-49.

    3. [3]

      杨虎涛 . 新发展格局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内在逻辑与政策重点. 学术月刊, 2021, 53(12): 60-73.

    4. [4]

      乔天宇向静林 . 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 学术月刊, 2022, 54(2): 131-139.

    5. [5]

      张期陈胡志平 . 中国农户承包地资本化流转:宏微观利益格局与分层治理. 学术月刊, 2017, 49(12): 103-111.

    6. [6]

      蔡守秋 . 环境权实践与理论的新发展. 学术月刊, 2018, 50(11): 89-103.

    7. [7]

      罗必良 . 增长、转型与生态化发展. 学术月刊, 2021, 53(5): 54-64.

    8. [8]

      刘旭,彭勃 . 流失与再造——基层治权修复的数字化路径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8): 80-92.

    9. [9]

      郁建兴,周幸钰 . 超越技术赋能:数字化改革中的治理模式重塑何以可能. 学术月刊, 2023, 55(11): 73-83.

    10. [10]

      范从来林键程一江 . 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金融监管政策协同机制的构建. 学术月刊, 2022, 54(9): 35-45.

    11. [11]

      李健杨传开宁越敏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就地城镇化发展机制与路径. 学术月刊, 2016, 48(07): 89-98.

    12. [12]

      权衡 . 世界经济增长分析框架:新变量及其创新发展. 学术月刊, 2022, 54(7): 43-52.

    13. [13]

      刘金海 . 国家成长的要素、机制与格局. 学术月刊, 2020, 52(9): 74-83.

    14. [14]

      张一兵 . 先在的数字化蒙太奇构架与意识的政治经济学—— 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的解读. 学术月刊, 2017, 49(08): 51-57.

    15. [15]

      张一兵 . 整体都市主义:重构被金钱化的微观心理氛围. 学术月刊, 2020, 52(6): 17-28, 56.

    16. [16]

      张幼文 . 要素流动下世界经济的机制变化与结构转型. 学术月刊, 2020, 52(5): 39-50.

    17. [17]

      马胜强吴群芳 . 当代中国利益表达机制的结构转型——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视域. 学术月刊, 2016, 48(08): 71-80.

    18. [18]

      闻翔 . “东方经济”与中国乡村工业化的社会学机制. 学术月刊, 2021, 53(4): 142-151.

    19. [19]

      闻翔 . 艺术市场全球化的社会学叙事:表现、机制与后果. 学术月刊, 2022, 54(8): 118-128.

    20. [20]

      刘志彪 . 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与治理机制创新. 学术月刊, 2019, 51(10): 31-38.

  • 加载中
图(3)
计量
  • PDF下载量:  15
  • 文章访问数:  1397
  • HTML全文浏览量:  255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1-07-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中国经济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

    作者简介:郑江淮,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江苏南京 210093)
    作者简介:张睿,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江苏南京 210093)
    作者简介:陈英武,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研究员(江苏南京 210003)

摘要: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以生产、商业数据模型优化为主的数字化发展阶段。通过数据要素注入和聚变扩能,数字化转型的结构变迁效应将推动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突出表现为产业集中度提高,行业间数字鸿沟出现,以数字密度为特征的新中心外围结构形成以及治理管理方式进一步走向透明和开放。数字技术广泛渗透将对国内市场结构进行重塑,实现比较优势来源“多元化”;同时,数字货币的兴起将促进内外循环对接,推动中国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扩展和维护国家的数字主权。中国工业体系完备,数据资源丰富,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优势。要通过大力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深化数字化投资、打破数据孤岛等一系列措施,推动中国数字化转型深度展开,向制造强国和贸易强国迈进。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3)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