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清代福州的“蜑民”与地方社会

黄向春

引用本文: 黄向春. 清代福州的“蜑民”与地方社会[J]. 学术月刊, 2019, 51(8): 168-178. shu
Citation:  Xiangchun HUANG. The “Dan” (Boat People) and the Local Society of Fuzhou in the Qing Dynasty[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8): 168-178. shu

清代福州的“蜑民”与地方社会—以一通嘉庆碑铭为中心的历史“厚描”

    作者简介: 黄向春,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副教授(福建厦门361005);
  • 中图分类号: K23

The “Dan” (Boat People) and the Local Society of Fuzhou in the Qing Dynasty

  • Available Online: 2019-08-01

    CLC number: K23

  • 摘要: “蜑民”作为江海水域生态体系和东南地域社会的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东南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意义,正在得到学界的关注。在清代福建沿海的地域社会和文化中,“蜑”并不只是一个历史延续的“族群”事实或者某种“底边社会”的结构。无论是作为一种生计模式,或者作为一种社会行动的“场域”,或者作为一种制度—身份的语言,或者是作为一种文化分类的标签,“蜑民”既身处各种“边界”的定义之中,又不断打破种种“边界”,而这一状况所反映的正是明清以来地方社会的结构及其流动性特征。本文以一通嘉庆年间的碑铭为中心,并把它置于文献与田野的多重脉络之中来解读,从制度、习俗、身份、族群性等断面,讨论“蜑民”与清代福州地方社会变迁的多层次关系,并以此探讨从田野中解读文献来进行历史“厚描”的可能性及其在区域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
    1. [1]

      陈居渊 . 清代科举制义的“经学”书写. 学术月刊, 2023, 55(3): 22-34.

    2. [2]

      陈灵海 . 《抱冲斋诗集》所见清代刑官生涯志业. 学术月刊, 2018, 50(11): 162-178.

    3. [3]

      赖骏楠 . 清代四川州县的契税治理:以南部县契税诉讼为侧重点. 学术月刊, 2020, 52(10): 100-115.

    4. [4]

      杨卫华 . 英国在华传教政治的地方实践:福州乌石山案再研究. 学术月刊, 2017, 49(12): 144-161.

    5. [5]

      王振忠 . 清代藏书家汪启淑的商业经营与社会生活. 学术月刊, 2019, 51(1): 164-184.

    6. [6]

      刘道胜 . 清代图甲户籍与村落社会—— 以祁门县王鼎盛户《实征册》所见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17, 49(05): 135-147.

    7. [7]

      冯贤亮 . 国家与地方的互动:明末嘉善县域社会的赋役问题及其政治调控. 学术月刊, 2023, 55(4): 181-195.

    8. [8]

      冯贤亮 . 袁黄与地方社会:晚明江南的士人生活史. 学术月刊, 2017, 49(01): 145-157.

    9. [9]

      曹南屏 . 清代科举的知识规划、考试实践与士子群体的知识养成. 学术月刊, 2017, 49(09): 145-160.

    10. [10]

      张振国 . 清代道府请训与日常政务运作——兼论召见书写及其特点. 学术月刊, 2023, 55(5): 202-216.

    11. [11]

      谢晶 . 律贵诛心:清代盗律及实践中的“主观恶性”. 学术月刊, 2021, 53(4): 118-128.

    12. [12]

      陈灵海 . 记忆与遗忘的竞赛:清代律学史中的“箭垛”和“失踪者”. 学术月刊, 2016, 48(11): 150-163.

    13. [13]

      王鸷嘉 . 学术史中的话语演变与谱系构建—— 清代公羊学史与庄存与. 学术月刊, 2018, 50(03): 139-150.

    14. [14]

      周怡 . 厚与薄:全球化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 学术月刊, 2022, 54(10): 120-133.

    15. [15]

      冯建勇 . 边疆的“地方”格局与“世界”意义. 学术月刊, 2018, 50(12): 166-175.

    16. [16]

      陈诗一汪莉 . 中国地方债务与区域经济增长. 学术月刊, 2016, 48(06): 37-52.

    17. [17]

      游欢孙 . 明清至民国宿松地方家族的始迁祖记忆. 学术月刊, 2017, 49(11): 129-134.

    18. [18]

      游欢孙 . 明清徽州地方家族的统宗会谱及其意义. 学术月刊, 2022, 54(11): 181-194.

    19. [19]

      郁建兴黄亮 .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框架. 学术月刊, 2017, 49(02): 96-105.

    20. [20]

      冯贤亮 . 布衣袁仁:晚明地方知识人的生活世界. 学术月刊, 2018, 50(8): 170-184.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3
  • 文章访问数:  5627
  • HTML全文浏览量:  763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08-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清代福州的“蜑民”与地方社会

    作者简介:黄向春,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副教授(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 “蜑民”作为江海水域生态体系和东南地域社会的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东南社会历史变迁的重要意义,正在得到学界的关注。在清代福建沿海的地域社会和文化中,“蜑”并不只是一个历史延续的“族群”事实或者某种“底边社会”的结构。无论是作为一种生计模式,或者作为一种社会行动的“场域”,或者作为一种制度—身份的语言,或者是作为一种文化分类的标签,“蜑民”既身处各种“边界”的定义之中,又不断打破种种“边界”,而这一状况所反映的正是明清以来地方社会的结构及其流动性特征。本文以一通嘉庆年间的碑铭为中心,并把它置于文献与田野的多重脉络之中来解读,从制度、习俗、身份、族群性等断面,讨论“蜑民”与清代福州地方社会变迁的多层次关系,并以此探讨从田野中解读文献来进行历史“厚描”的可能性及其在区域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