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重省《耶路撒冷的艾希曼》—— 当下美国学界关于“恶之平庸”的论战

刘文瑾

引用本文: 刘文瑾. 重省《耶路撒冷的艾希曼》—— 当下美国学界关于“恶之平庸”的论战[J]. 学术月刊, 2017, 49(04): 93-103.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04): 93-103. shu

重省《耶路撒冷的艾希曼》—— 当下美国学界关于“恶之平庸”的论战

  • 摘要: 近年在美国学界,诸种因素促使围绕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的论战再次升温。争论主要围绕“恶之平庸”这一观点。以马克·里拉、斯坦格内丝以及理查德·沃林为代表的批评者们质疑“恶之平庸”在事实及理论层面的合理性。他们认为,虽然这一观点非常有助于人们思考现代科层制中的人性问题,但以“平庸”“无思”来理解艾希曼,却是阿伦特对艾希曼的历史真实面貌的误读。里拉和沃林指出,误读的原因,是阿伦特未能摆脱海德格尔思想的影响,以及她对纳粹之恶“过于复杂的简化”。笔者认为,从“根本恶”转向“恶之平庸”,阿伦特的问题在于她大大地缩减了人们理解恶、应对恶——或者说思考人类责任——的问题框架。
    1. [1]

      陈学明马拥军罗骞姜国敏 . 论新时期中国学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种路向. 学术月刊, 2017, 49(03): 5-18.

    2. [2]

      段德敏 . 重思美国政治中的冲突与“极化”. 学术月刊, 2021, 53(1): 93-102.

    3. [3]

      张江哈贝马斯 . 关于公共阐释的对话. 学术月刊, 2018, 50(5): 5-13.

    4. [4]

      宋丙涛张庭 . 两希合流与殷周之变:东西方分流的历史基因探源. 学术月刊, 2020, 52(3): 54-57.

    5. [5]

      王宁 . 国际比较文学的新格局:中国学者的贡献. 学术月刊, 2022, 54(4): 144-154.

    6. [6]

      王元骧 . 关于推进“人生论美学”研究的思考. 学术月刊, 2017, 49(11): 99-134.

    7. [7]

      王波 . 分业:“五四”后关于文化运动的反思. 学术月刊, 2021, 53(10): 205-216.

    8. [8]

      聂辉华李光武李琛 . 关于企业补贴的八个关键问题. 学术月刊, 2022, 54(6): 47-60.

    9. [9]

      [美]安乐哲 . 儒学和杜威实用主义:关于“成人”的对话. 学术月刊, 2020, 52(1): 22-26.

    10. [10]

      褚潇白 . 关于“丁酉异梦”的互文性考辨. 学术月刊, 2019, 51(7): 113-127.

    11. [11]

      王庆节 . 皮尔士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开端. 学术月刊, 2022, 54(3): 48-57.

    12. [12]

      李晟 . 美国宪制中的军政关系:传统与变迁. 学术月刊, 2018, 50(12): 86-96.

    13. [13]

      范勇鹏 . 美国制度的起源与本质:从公司到国家. 学术月刊, 2020, 52(10): 62-76.

    14. [14]

      顾春芳 . 重释契诃夫《伊凡诺夫》在戏剧史上的价值. 学术月刊, 2021, 53(10): 162-172.

    15. [15]

      高建平 . “积淀说”的反思与重释“新感性”. 学术月刊, 2022, 54(3): 183-192.

    16. [16]

      吴晓明 . 重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学术月刊, 2021, 53(4): 5-20.

    17. [17]

      姚勤华胡筱秀 . 中国新时代、新思想的国际解读——第七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综述. 学术月刊, 2018, 50(02): 172-178.

    18. [18]

      陈晓明 . 无法终结的现代性—— 关于中国文学的“当代性”的思考. 学术月刊, 2016, 48(08): 113-123.

    19. [19]

      关保英 . 恶法非法论. 学术月刊, 2017, 49(11): 89-127.

    20. [20]

      高全喜 . 卡尔霍恩的州人民主权论以及美国宪制结构的历史变革. 学术月刊, 2016, 48(09): 84-98.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5
  • 文章访问数:  2781
  • HTML全文浏览量:  169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重省《耶路撒冷的艾希曼》—— 当下美国学界关于“恶之平庸”的论战

摘要: 近年在美国学界,诸种因素促使围绕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的论战再次升温。争论主要围绕“恶之平庸”这一观点。以马克·里拉、斯坦格内丝以及理查德·沃林为代表的批评者们质疑“恶之平庸”在事实及理论层面的合理性。他们认为,虽然这一观点非常有助于人们思考现代科层制中的人性问题,但以“平庸”“无思”来理解艾希曼,却是阿伦特对艾希曼的历史真实面貌的误读。里拉和沃林指出,误读的原因,是阿伦特未能摆脱海德格尔思想的影响,以及她对纳粹之恶“过于复杂的简化”。笔者认为,从“根本恶”转向“恶之平庸”,阿伦特的问题在于她大大地缩减了人们理解恶、应对恶——或者说思考人类责任——的问题框架。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