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性情的学术诉求与多元的学术观念—— 杨乃乔教授访谈

杨乃乔 姜哲

引用本文: 杨乃乔, 姜哲. 性情的学术诉求与多元的学术观念—— 杨乃乔教授访谈[J].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79-184.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6, 48(09): 179-184. shu

性情的学术诉求与多元的学术观念—— 杨乃乔教授访谈

  • 摘要: 杨乃乔,男,1955年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获文献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艺学博士学位;1997年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获比较文学博士后资格证书;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去美国、日本、新西兰、加拿大、韩国、德国及中国香港、台湾等高校讲学与访学。著有《悖立与整合:东方儒道诗学与西方诗学的本体论、语言论比较》(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2001年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比较诗学与他者视域》(学苑出版社2002年);《比较诗学与跨界立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译著:《后殖民批评》(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主编有《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被教育部选为研究生指定教材,2004年获北京市教委精品教材奖,2006年被列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乐黛云教授七十华诞纪念特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当代比较文学与方法论建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比较诗学读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中国经学诠释学与西方诠释学》(中西书局2016年)。多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月刊》《文学评论》与《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五十多篇。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比较诗学、中西艺术理论比较研究、美术批评与当代艺术批评。
    1. [1]

      张涛甫 周奇 . 实事与求是:值得一往情深的学术人生——张涛甫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24, 56(2): 211-216.

    2. [2]

      彭国翔 王 硕 . 在世界学术的整体中推进中国的人文学—— 彭国翔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8, 50(04): 179-184.

    3. [3]

      罗志田张洪彬 . 学术史、思想史和人物研究—— 罗志田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6, 48(12): 174-179.

    4. [4]

      ● 王宏图○ 战玉冰 . 学术与创作间的缠绕. 学术月刊, 2020, 52(10): 179-184.

    5. [5]

      周武,张洪彬 . 绘制更为通贯整体的学术地图—— 周武研究员访谈. 学术月刊, 2018, 50(6): 178-184.

    6. [6]

      杨瑞王艳 . “多元文明与中华民族”跨学科学术研讨会综述. 学术月刊, 2022, 54(1): 208-210.

    7. [7]

      高瑞泉 . 学术创新与论辩合理性的扩充. 学术月刊, 2016, 48(09): 5-7.

    8. [8]

      赖岳山 . 互为体用的“隐微政治”与“客观学术”. 学术月刊, 2017, 49(11): 161-147.

    9. [9]

      张志刚张洪彬 . 重建中国宗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张志刚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6, 48(11): 180-184.

    10. [10]

      夏中义 . 学术史提问与“新世代”焦虑 —— 兼回应王建疆教授. 学术月刊, 2016, 48(06): 93-100.

    11. [11]

      ● 苏力○ 于明 . 基于中国经验的学术创造. 学术月刊, 2020, 52(3): 179-184.

    12. [12]

      周业安王一子 . 致力于推动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的本土化研究——周业安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78-184.

    13. [13]

      包刚升 . 范式的转型:政治科学研究与学术期刊的使命.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7-19.

    14. [14]

      叶德磊 . 经济学面对的质疑与误解—— 基于学术案例的分析. 学术月刊, 2018, 50(02): 85-93.

    15. [15]

      许纪霖 . 互联网时代的两个学术场域与创新评价机制. 学术月刊, 2016, 48(09): 8-10.

    16. [16]

      朱红王振忠 . “末代秀才”詹鸣铎与《振先杂稿》的学术价值. 学术月刊, 2020, 52(11): 168-178.

    17. [17]

      任勇 . 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的问题驱动、理论来源与学术建构. 学术月刊, 2019, 51(3): 70-81.

    18. [18]

      孙向晨陆心宇 . 现代性不是泯灭自身的传统——孙向晨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7, 49(04): 178-184.

    19. [19]

      任剑涛陈华文 . 重绘现代政治的立体图景—— 任剑涛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7, 49(10): 178-184.

    20. [20]

      杨国强张洪彬 . 追寻历史变迁中的因果与意义—— 杨国强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8, 50(02): 179-184.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4
  • 文章访问数:  2735
  • HTML全文浏览量:  131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性情的学术诉求与多元的学术观念—— 杨乃乔教授访谈

摘要: 杨乃乔,男,1955年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获文献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艺学博士学位;1997年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出站,获比较文学博士后资格证书;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去美国、日本、新西兰、加拿大、韩国、德国及中国香港、台湾等高校讲学与访学。著有《悖立与整合:东方儒道诗学与西方诗学的本体论、语言论比较》(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2001年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比较诗学与他者视域》(学苑出版社2002年);《比较诗学与跨界立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译著:《后殖民批评》(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主编有《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被教育部选为研究生指定教材,2004年获北京市教委精品教材奖,2006年被列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乐黛云教授七十华诞纪念特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当代比较文学与方法论建构》(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比较诗学读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中国经学诠释学与西方诠释学》(中西书局2016年)。多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月刊》《文学评论》与《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五十多篇。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比较诗学、中西艺术理论比较研究、美术批评与当代艺术批评。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