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中国边疆的基本特性

姚大力

引用本文: 姚大力. 中国边疆的基本特性[J]. 学术月刊, 2019, 51(2): 176-184. shu
Citation:  Dali YAO. The Basic Attributes of the China’s Frontiers[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2): 176-184. shu

中国边疆的基本特性

    作者简介: 姚大力,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上海 200433);
  • 中图分类号: K23

The Basic Attributes of the China’s Frontiers

  • Available Online: 2019-02-01

    CLC number: K23

  • 摘要: “边疆”的概念不同于作为线的边界,也不同于指称濒临边界线的幅员有限的边境。中国的边疆概念,要到晚清方才逐渐成熟,是指在一个规模远大于华夏、又小于“天下”的“中国”与其四邻界分判然之后,才会因中国境内有别于府县所辖之华夏的“边裔”与国界以外的“边裔”之间的归属区别而突显出来。于是边疆也就不能不主要以其民族或族裔的属性来予以界定。因而这样的中国边疆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民族性。基于中国边疆的极大一部分属于内陆亚洲的地理范围这一事实,中国边疆的民族属性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内亚性诸特征。因此在界定何谓中国时,绝不能忽略内亚诸元素在其中的应有之义。
    1. [1]

      王鹏辉 . 再观“边疆中国”:近年国内边疆研究的前沿述评. 学术月刊, 2017, 49(12): 172-179.

    2. [2]

      李稳稳 . 社会转型、知识话语与新边疆学——第五届边疆中国论坛综述.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73-177.

    3. [3]

      古力扎提石春霞 . 第十届边疆中国论坛暨“地域、族群与中华民族”学术研讨会综述. 学术月刊, 2022, 54(9): 212-216.

    4. [4]

      王鹏辉 . “中国边疆研究与历史书写”学术研讨会综述.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64-168.

    5. [5]

      赵京华 . 从晚清到五四:亚洲主义在中国的消退及其后果. 学术月刊, 2016, 48(05): 121-132.

    6. [6]

      丛晓男王铮 . 逆向歧视是否有助于缓和民族关系 —— 一个多自主体模拟结果.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69-177.

    7. [7]

      王立民 . 中国民法典设置条标新论. 学术月刊, 2017, 49(10): 103-113.

    8. [8]

      肖伟胜 . 新中国七十年大陆文化研究的演进逻辑及其反思. 学术月刊, 2019, 51(10): 121-131, 171.

    9. [9]

      张志刚 .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反思—— 从田野调查、学术症结到理论重建. 学术月刊, 2016, 48(11): 5-24.

    10. [10]

      张杰金岳 . 中国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战略:重大价值、理论基础与实施途径. 学术月刊, 2020, 52(10): 41-52.

    11. [11]

      俞可平 . 从“连坐”看传统中国的群己关系. 学术月刊, 2023, 55(5): 65-82.

    12. [12]

      黄达远,孔令昊 . 区域边疆史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12): 199-203.

    13. [13]

      冯建勇 . 边疆治理“外交化”. 学术月刊, 2023, 55(2): 186-198.

    14. [14]

      郭亮 . 家国关系:理解近代以来中国基层治理变迁的一个视角. 学术月刊, 2021, 53(5): 96-105.

    15. [15]

      田萍 . 宏观要素配置关系理论与中国发展实证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12): 52-61.

    16. [16]

      曹正汉聂晶张晓鸣 . 中国公共事务的集权与分权: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学术月刊, 2020, 52(4): 69-83.

    17. [17]

      朱成燕储建国 . 央地关系的协调性与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变迁. 学术月刊, 2019, 51(4): 73-83.

    18. [18]

      马胜强吴群芳 . 当代中国利益表达机制的结构转型—— 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视域. 学术月刊, 2016, 48(08): 71-80.

    19. [19]

      冯建勇 . 边疆的“地方”格局与“世界”意义. 学术月刊, 2018, 50(12): 166-175.

    20. [20]

      郁建兴李琳 .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的重构—— 基于浙江省县乡两级政府扩权改革的研究. 学术月刊, 2016, 48(01): 101-116.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1
  • 文章访问数:  1804
  • HTML全文浏览量:  309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02-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中国边疆的基本特性

    作者简介:姚大力,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上海 200433)

摘要: “边疆”的概念不同于作为线的边界,也不同于指称濒临边界线的幅员有限的边境。中国的边疆概念,要到晚清方才逐渐成熟,是指在一个规模远大于华夏、又小于“天下”的“中国”与其四邻界分判然之后,才会因中国境内有别于府县所辖之华夏的“边裔”与国界以外的“边裔”之间的归属区别而突显出来。于是边疆也就不能不主要以其民族或族裔的属性来予以界定。因而这样的中国边疆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民族性。基于中国边疆的极大一部分属于内陆亚洲的地理范围这一事实,中国边疆的民族属性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内亚性诸特征。因此在界定何谓中国时,绝不能忽略内亚诸元素在其中的应有之义。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20)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