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聂敏里. 康德与福柯:被误读的“启蒙”及其后现代思想效应. 学术月刊, 2023, 55(9): 14-21.

  • [2]

    马建标. 塑造救世主:“一战”后期“威尔逊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64-172.

  • [3]

    朱晓江. 小说的文体特征、功能及其与五四文学变革之关联. 学术月刊, 2021, 53(3): 160-169.

  • [4]

    刘东玲. “新民说”与晚清白话文运动——1900 年代的民粹主义辨析. 学术月刊, 2017, 49(09): 119-130.

  • [5]

    张会永. 康德的两种道德目的概念 ——兼论一种康德式后果主义的可能性. 学术月刊, 2018, 50(6): 22-31.

  • [6]

    吴欢. 从为民治吏到行政为民:在中国发现行政法理. 学术月刊, 2022, 54(12): 106-116.

  • [7]

    李维武. 从批判旧家庭到走出小家庭——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家庭观. 学术月刊, 2017, 49(06): 26-41.

  • [8]

    温海清. 再论数字7在蒙元时代的呈现及其象征意义. 学术月刊, 2021, 53(2): 195-205.

  • [9]

    王锺陵. 论萨特存在主义的文学观及其剧作. 学术月刊, 2017, 49(05): 116-127.

  • [10]

    王波. 分业:“五四”后关于文化运动的反思. 学术月刊, 2021, 53(10): 205-216.

  • [11]

    孟捷,朱宝清. 从国家分配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论——中国财政基础理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政治经济学考察. 学术月刊, 2023, 55(12): 25-40.

  • [12]

    陈钊, 王旸, 黄伟. 中国的企业在尽怎样的社会责任 —— 来自民营部门调查的证据. 学术月刊, 2016, 48(03): 37-47.

  • [13]

    闻翔. 艺术市场全球化的社会学叙事:表现、机制与后果. 学术月刊, 2022, 54(8): 118-128.

  • [14]

    韦 森. 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与误用—— 从哈耶克的知识分工理论看人类社会的货币控制. 学术月刊, 2018, 50(02): 58-69.

  • [15]

    贾钦涵. 西方接吻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受容与变迁. 学术月刊, 2019, 51(6): 152-178.

  • [16]

    余淼杰, 崔晓敏. 中国的产能过剩及其衡量方法. 学术月刊, 2016, 48(12): 52-62.

  • [17]

    俞可平. 从“连坐”看传统中国的群己关系. 学术月刊, 2023, 55(5): 65-82.

  • [18]

    张永清. 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拓展与突破. 学术月刊, 2022, 54(3): 172-182, 224.

  • [19]

    成庆. 晚清的“进化”魔咒:严复历史意识的再考察. 学术月刊, 2016, 48(10): 164-179.

  • [20]

    杨嵘均. 网络民粹主义的行动逻辑、滋生情境及其治理. 学术月刊, 2021, 53(8): 7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