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李智君. 北魏佛教对洛阳都城景观的时空控制. 学术月刊, 2020, 52(7): 155-170.

  • [2]

    李智君. 天竺与中土:何为天地之中央 —— 唐代僧人运用佛教空间结构系统整合中土空间的方法研究. 学术月刊, 2016, 48(06): 121-131.

  • [3]

    高新民, 胡水周. 佛教心灵哲学重构之我见. 学术月刊, 2018, 50(5): 25-35.

  • [4]

    周东平, 姚周霞. 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中罪观念的影响. 学术月刊, 2018, 50(02): 143-160.

  • [5]

    王耘. 论佛教“相”文化对审美意象创构的三重影响. 学术月刊, 2019, 51(2): 137-1.

  • [6]

    黄东兰. 作为隐喻的空间. 学术月刊, 2019, 51(2): 152-166.

  • [7]

    姚尚建. 城市叙事与空间重构. 学术月刊, 2016, 48(08): 92-99.

  • [8]

    陈建华. 中国城市空间生产与空间正义问题的资本逻辑. 学术月刊, 2018, 50(7): 60-69.

  • [9]

    张留华. 论“逻辑分析”. 学术月刊, 2019, 51(3): 26-38.

  • [10]

    吴莹, 周飞舟. 空间身份权利:转居农民的市民化实践. 学术月刊, 2021, 53(10): 142-153.

  • [11]

    胡玉鸿. 合理区隔:维系人的尊严必需的距离空间. 学术月刊, 2021, 53(12): 106-120.

  • [12]

    陈力君. 论“鲁迅影像”中的绍兴空间营构. 学术月刊, 2020, 52(1): 142-150.

  • [13]

    莫伟民. 福柯论“医院空间”的政治权力运作. 学术月刊, 2019, 51(5): 15-23.

  • [14]

    郑海婷. 细节的政治:分裂分析. 学术月刊, 2021, 53(2): 160-169.

  • [15]

    吴震. 王船山的理气论. 学术月刊, 2024, 56(1): 11-23.

  • [16]

    马艳, 李韵, 蔡民强. “互联网空间”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学术月刊, 2016, 48(11): 70-83.

  • [17]

    陈水生. 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生产的三重逻辑及其平衡. 学术月刊, 2018, 50(5): 101-110.

  • [18]

    罗梁波. 国家治理的技术框架:从管理工程到社会工程的空间重塑. 学术月刊, 2021, 53(10): 102-117.

  • [19]

    周金泰. 从上林苑到《上林赋》:汉帝国的博物空间及其笔端营造. 学术月刊, 2021, 53(10): 182-193.

  • [20]

    吴越菲. 迈向流动性治理:新地域空间的理论重构及其行动策略. 学术月刊, 2019, 51(2): 8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