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杨一纯,张春泥,孙 妍. 儒家的文化范式——基于中美跨文化比较视角的考察. 学术月刊, 2024, 56(3): 143-154.

  • [2]

    丁四新. 《老子》的分章观念及其检讨. 学术月刊, 2016, 48(09): 27-36.

  • [3]

    褚潇白. 论作为语言事件的“中国基督教跨文化现象”. 学术月刊, 2018, 50(6): 89-103.

  • [4]

    顾少华. 清末“历史哲学”概念的创制. 学术月刊, 2017, 49(07): 157-164.

  • [5]

    颜青山. 知性的概念史与知性哲学. 学术月刊, 2021, 53(6): 45-57.

  • [6]

    吴晓明. 中西哲学比较的前提反思. 学术月刊, 2022, 54(3): 18-37.

  • [7]

    游欢孙. 明清徽州地方家族的统宗会谱及其意义. 学术月刊, 2022, 54(11): 181-194.

  • [8]

    王晓平. 文化调适和文明互鉴视野下的跨文化阐释——以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解读为例.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46-156.

  • [9]

    张春满. 比较政治学中的混合分析方法. 学术月刊, 2017, 49(09): 70-80.

  • [10]

    方松华, 熊务丰. 中西哲学比较与“中国哲学”的当代构建. 学术月刊, 2021, 53(12): 5-12.

  • [11]

    罗安宪. 论老子哲学中的“自然”. 学术月刊, 2016, 48(10): 36-43.

  • [12]

    郁振华. 论哲学中的实践转向. 学术月刊, 2023, 55(12): 5-15.

  • [13]

    孙向晨.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及其所代表的伦理性原则——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家庭”问题的解读. 学术月刊, 2017, 49(04): 15-27.

  • [14]

    翟学伟. 跨文化、翻译与社会科学本土化. 学术月刊, 2022, 54(5): 128-140.

  • [15]

    张仲民. 新文化偶像的塑造:胡适及其受众. 学术月刊, 2020, 52(12): 158-173.

  • [16]

    马琳,凡·柏拉克. 比较哲学方法论新探. 学术月刊, 2018, 50(9): 35-43.

  • [17]

    单小曦. 超人类文化视野中的智媒生产. 学术月刊, 2020, 52(8): 15-26.

  • [18]

    励轩.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相关概念的英译及其内涵演变. 学术月刊, 2022, 54(2): 205-215.

  • [19]

    纪建勋. 中国比较文学的滥觞及其方法论意义. 学术月刊, 2024, 56(1): 164-175.

  • [20]

    孙亮. 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的社会性概念重构. 学术月刊, 2022, 54(4):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