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黄勇. 良好生活的两个面向:对儒家义利观的美德论解释. 学术月刊, 2022, 54(8): 5-15.

  • [2]

    景海峰. 论“以传解经”与“以经解经” —— 现代诠释学视域下的儒家解经方法. 学术月刊, 2016, 48(06): 5-12.

  • [3]

    李奭学. 谈天说地论神人—— 从《古新圣经·化成之经》前二篇看贺清泰的解经学. 学术月刊, 2016, 48(05): 173-184.

  • [4]

    吴震. 从儒家经权观的演变看孔子“未可与权”说的意义. 学术月刊, 2016, 48(02): 23-33.

  • [5]

    彭国翔. 儒家传统的静坐功夫论. 学术月刊, 2021, 53(5): 39-53.

  • [6]

    徐英瑾. 索萨的德性知识论与儒家“正名”论的对话. 学术月刊, 2019, 51(12): 13-23.

  • [7]

    王中江. 权力的正当性基础:早期儒家“民意论”的形态和构成. 学术月刊, 2021, 53(3): 5-16.

  • [8]

    黄勇. 论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命题性知识,能力之知,抑或动力之知?. 学术月刊, 2016, 48(01): 49-66.

  • [9]

    蔡宗齐. 明清诗学中以意为主的创作论. 学术月刊, 2023, 55(3): 151-161.

  • [10]

    孙尚扬. 文化激进主义者与新儒家对基督教道德的吸收 —— 以陈独秀和贺麟为例. 学术月刊, 2016, 48(03): 157-164.

  • [11]

    陈柏峰. 面向水利供给的农地制度模式选择. 学术月刊, 2020, 52(5): 113-125.

  • [12]

    殷杰, 张玉帅. 论道德研究的自然化面向. 学术月刊, 2019, 51(11): 31-39.

  • [13]

    谢晶. 儒法之间的刑罚根据论:清律窃盗罚则的古今之维. 学术月刊, 2019, 51(8): 106-121.

  • [14]

    王晓朝. 古希腊智慧观念之起源与明智论的生成. 学术月刊, 2023, 55(5): 17-25.

  • [15]

    王振忠. 19 世纪中后期的长崎贸易与徽州海商之衰落——以日本收藏的程稼堂相关文书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17, 49(03): 162-178.

  • [16]

    李世众. 穿梭于红尘佛国:清初地方合作者的道德困境及其解脱——以李象坤之《匊庵集选》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18, 50(03): 151-163.

  • [17]

    陈赟. “以祖配天”与郑玄禘论的机理. 学术月刊, 2016, 48(06): 24-36.

  • [18]

    刘锋杰, 赵言领. 是“幻象”还是“真象” —— 以罗钢教授论“隔与不隔”为中心的商榷. 学术月刊, 2016, 48(06): 101-110.

  • [19]

    凤媛. 《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多重意蕴空间——兼论抗战文艺的“情”“理”之辩. 学术月刊, 2024, 56(2): 166-174.

  • [20]

    俞可平. 从“连坐”看传统中国的群己关系. 学术月刊, 2023, 55(5): 6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