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贺桂梅. 当代文学的民族形式建构与世界视野论纲. 学术月刊, 2022, 54(12): 141-152.

  • [2]

    於梅舫. 识宋学与辨新局: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论学旨趣解析. 学术月刊, 2020, 52(10): 149-164.

  • [3]

    吴晓明. 论黑格尔对形式主义学术的批判. 学术月刊, 2019, 51(2): 5-16.

  • [4]

    徐碧辉. 自然的人化、自由的形式与情感的境象. 学术月刊, 2019, 51(11): 117-126.

  • [5]

    侯体健. 复调的戏谑:《文房四友除授集》的形式创造与文学史意义. 学术月刊, 2018, 50(02): 123-132.

  • [6]

    易棉阳. 生产队集体劳动中的社员机会主义行为:表现形式与形成机理. 学术月刊, 2018, 50(01): 106-115.

  • [7]

    陆路. 先唐诗歌流传过程中题名变化考论. 学术月刊, 2017, 49(01): 125-136.

  • [8]

    景海峰. 论“以传解经”与“以经解经” —— 现代诠释学视域下的儒家解经方法. 学术月刊, 2016, 48(06): 5-12.

  • [9]

    张汝伦. 现代性与哲学的任务. 学术月刊, 2016, 48(07): 31-37.

  • [10]

    赖大仁, 张雨舟. 我国文学本质论话语构建:现代生成与当代演变. 学术月刊, 2022, 54(11): 160-168, 206.

  • [11]

    杨泽波. 回应“钱穆之问”. 学术月刊, 2019, 51(7): 13-21.

  • [12]

    莫砺锋. 张耒诗歌三问. 学术月刊, 2017, 49(03): 121-130.

  • [13]

    刘守英, 路乾. 产权安排与保护:现代秩序的基础. 学术月刊, 2017, 49(05): 40-47.

  • [14]

    高亚滨. 绿洲社会的知识话语变迁与“现代化”. 学术月刊, 2017, 49(02): 25-33.

  • [15]

    邹诗鹏. 现代性与剩余. 学术月刊, 2016, 48(08): 40-51.

  • [16]

    赵燕菁. 现代增长与信用货币. 学术月刊, 2020, 52(8): 83-98.

  • [17]

    黄爱华. “新剧的发生”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寻求. 学术月刊, 2017, 49(11): 106-147.

  • [18]

    沈 洁. 作为“枢纽”的庙宇:1920 至1940 年代村落场景中的“现代”与“国家”. 学术月刊, 2018, 50(04): 163-178.

  • [19]

    高世蒙. 歧义纷呈的“漩涡”:1930年代中国“现代派”的生成与流变. 学术月刊, 2022, 54(5): 151-160.

  • [20]

    段从学. 作为大后方文学中心意象的“路”与现代“国家共同感”的发生. 学术月刊, 2019, 51(7): 12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