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颜青山. 知性的概念史与知性哲学. 学术月刊, 2021, 53(6): 45-57.

  • [2]

    邬国义. “丝绸之路”名称概念传播的历史考察. 学术月刊, 2019, 51(5): 145-167, 184.

  • [3]

    高源. 柏拉图情感哲学的历史生成与理论转型. 学术月刊, 2023, 55(12): 16-24.

  • [4]

    马琳. 比较哲学中的家族相似概念及其跨文化延拓. 学术月刊, 2016, 48(07): 20-30.

  • [5]

    徐英瑾. 如何奠定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哲学基础”. 学术月刊, 2017, 49(09): 25-38.

  • [6]

    陈伟. 托克维尔的自由概念. 学术月刊, 2016, 48(04): 84-90.

  • [7]

    孙江. 概念史研究的中国转向. 学术月刊, 2018, 50(10): 150-158.

  • [8]

    郁锋. 重审经验内容的非概念论. 学术月刊, 2018, 50(12): 17-24.

  • [9]

    宋雪. 中国近代“维新”概念的建构. 学术月刊, 2020, 52(3): 121-131.

  • [10]

    王馨曼. 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文化哲学阐释路向——论拉布里奥拉、蒙多尔佛、葛兰西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阐释. 学术月刊, 2024, 56(3): 44-52.

  • [11]

    刘熠. 官府与民间的离合:清末四川基层书院改办学堂的历程. 学术月刊, 2016, 48(08): 152-165.

  • [12]

    ● 黄勇, ○ 王振钰. 用哲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哲学. 学术月刊, 2022, 54(8): 209-216.

  • [13]

    高玉. 论清末民初期刊白话文的传承与新变. 学术月刊, 2017, 49(09): 109-110.

  • [14]

    程丽红. “言语”文化兴起与清末社会之变—— 以口语传播为中心的思考. 学术月刊, 2017, 49(08): 159-169.

  • [15]

    杨国强. 清末新政与共和困局(上)——民初中国的两头不到岸. 学术月刊, 2018, 50(01): 5-28.

  • [16]

    战玉冰. 清末民初中国侦探小说中的传统性因素. 学术月刊, 2021, 53(9): 168-176.

  • [17]

    杨国强. 清末新政与共和困局(下)—— 民初中国的两头不到岸. 学术月刊, 2018, 50(02): -.

  • [18]

    张仲民. “文以载政”:清末民初的“新名词”论述. 学术月刊, 2018, 50(02): 161-171.

  • [19]

    褚潇白. 论清末反洋教运动中的家国话语及其象征结构. 学术月刊, 2021, 53(3): 146-159.

  • [20]

    李平亮. 清末民初新式社团与乡村社会权力格局的演变. 学术月刊, 2022, 54(8): 17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