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世界文学与文学史的写作. 学术月刊, 2023, 55(1): 138-153.

  • [2]

    黄平. 王小波与文学史. 学术月刊, 2017, 49(12): 134-143.

  • [3]

    吴俊. 文学史和跨学科学术——文学史周期律和文体文类的功能. 学术月刊, 2023, 55(5): 150-156.

  • [4]

    吴秀明. 一场迟到了的“学术再发动” —— 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意义、特点与问题.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25-132.

  • [5]

    于树军. 浩然的文学史焦虑与自我反省及重塑 ——以《金光大道》再版本的修改为例.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25-133.

  • [6]

    贺桂梅. 当代文学的民族形式建构与世界视野论纲. 学术月刊, 2022, 54(12): 141-152.

  • [7]

    叶琼琼, 王泽龙. 论虚词与穆旦诗歌形式的现代革新. 学术月刊, 2016, 48(03): 104-112.

  • [8]

    斯炎伟. 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的理论思维问题. 学术月刊, 2017, 49(10): 18-22.

  • [9]

    徐碧辉. 自然的人化、自由的形式与情感的境象. 学术月刊, 2019, 51(11): 117-126.

  • [10]

    徐艳. 远游,我们可以走多远?—— 《剑桥中国文学史》“文学文化史”研究思路评析. 学术月刊, 2017, 49(05): 128-134.

  • [11]

    刘东玲. 创造社、波西米亚与“普罗文学”. 学术月刊, 2019, 51(3): 140-150.

  • [12]

    冯建勇. 边疆的“地方”格局与“世界”意义. 学术月刊, 2018, 50(12): 166-175.

  • [13]

    赖大仁, 张园园. “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 学术月刊, 2021, 53(1): 172-182.

  • [14]

    纪建勋. 中国比较文学的滥觞及其方法论意义. 学术月刊, 2024, 56(1): 164-175.

  • [15]

    易棉阳. 生产队集体劳动中的社员机会主义行为:表现形式与形成机理. 学术月刊, 2018, 50(01): 106-115.

  • [16]

    ● 苏力, ○ 于明. 基于中国经验的学术创造. 学术月刊, 2020, 52(3): 179-184.

  • [17]

    刘熠. 官府与民间的离合:清末四川基层书院改办学堂的历程. 学术月刊, 2016, 48(08): 152-165.

  • [18]

    娄敏, 曹树基. 金融、地权与财税:近代四川粮税抬垫的运作机制与环境. 学术月刊, 2020, 52(2): 159-172.

  • [19]

    颜青山. 知性的概念史与知性哲学. 学术月刊, 2021, 53(6): 45-57.

  • [20]

    韩水法. 自由的四个层面. 学术月刊, 2019, 51(9):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