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竺建新. 人物形象的塑造. 学术月刊, 2020, 52(12): 123-132.

  • [2]

    杨泽波. 回应“钱穆之问”. 学术月刊, 2019, 51(7): 13-21.

  • [3]

    符杰祥. “忘却”的辩证法—— 鲁迅的启蒙之“梦”与中国新文学的兴起. 学术月刊, 2016, 48(12): 111-121.

  • [4]

    丁为祥. “尊德性”与“道问学”:朱陆之辩及其历史回响. 学术月刊, 2023, 55(7): 14-22.

  • [5]

    郜元宝. 世界而非东亚的鲁迅. 学术月刊, 2020, 52(1): 121-141.

  • [6]

    张旭东. 在路上:漂泊、书信体写作与“杂文自觉”的风格扩张. 学术月刊, 2022, 54(6): 138-155.

  • [7]

    蒙海亮. 多学科融合与古代民族谱系研究. 学术月刊, 2022, 54(10): 200-216.

  • [8]

    南帆. 代际与阶级:青年形象的理论坐标. 学术月刊, 2018, 50(10): 118-129.

  • [9]

    韦兰海, 王懿冰. 精细遗传谱系与微观历史研究. 学术月刊, 2022, 54(10): 189-199.

  • [10]

    莫砺锋. 张耒诗歌三问. 学术月刊, 2017, 49(03): 121-130.

  • [11]

    毕旭玲. 节气神话叙事的时间谱系与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学术月刊, 2024, 56(1): 155-163.

  • [12]

    刘婉明. 从“官品”的翻译看严复对中国传统“国家身体”形象的改造. 学术月刊, 2016, 48(05): 133-142.

  • [13]

    王姝, 沈丽佳. 新世纪青年形象书写的代际特征与精神轨辙. 学术月刊, 2021, 53(11): 177-185.

  • [14]

    陶兴华, 易多明. 安维峻“陇上铁汉”的形象与晚清清流政治. 学术月刊, 2022, 54(7): 204-216.

  • [15]

    李俊强. 唐前律典的历史书写与谱系制造. 学术月刊, 2023, 55(6): 180-192.

  • [16]

    曹清华. 压抑/解放:鲁迅作品的一组对照. 学术月刊, 2023, 55(9): 161-169.

  • [17]

    曹禧修. 《祝福》《野草》与鲁迅独异的生命哲学. 学术月刊, 2018, 50(11): 141-148.

  • [18]

    陈力君. 论“鲁迅影像”中的绍兴空间营构. 学术月刊, 2020, 52(1): 142-150.

  • [19]

    王鸷嘉. 学术史中的话语演变与谱系构建—— 清代公羊学史与庄存与. 学术月刊, 2018, 50(03): 139-150.

  • [20]

    褚潇白. 以身体书写复仇——论鲁迅《复仇(其二)》对“耶稣受难”的重写. 学术月刊, 2023, 55(9): 15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