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姚泽麟. 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伦理:概念源流与中国现实. 学术月刊, 2024, 56(1): 127-140.

  • [2]

    王庆节. 道德感动与儒家的德性示范伦理学. 学术月刊, 2016, 48(08): 32-39.

  • [3]

    景海峰. 论“以传解经”与“以经解经” —— 现代诠释学视域下的儒家解经方法. 学术月刊, 2016, 48(06): 5-12.

  • [4]

    杨泽波. 回应“钱穆之问”. 学术月刊, 2019, 51(7): 13-21.

  • [5]

    王宁. 现代化、文明认同与中国消费文明的演化. 学术月刊, 2022, 54(12): 117-127.

  • [6]

    孙向晨.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及其所代表的伦理性原则——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家庭”问题的解读. 学术月刊, 2017, 49(04): 15-27.

  • [7]

    孙春晨. 伦理学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6): 212-216.

  • [8]

    陈伯海. 儒家“情性”观简释. 学术月刊, 2021, 53(9): 151-158.

  • [9]

    计海庆. 人类增强伦理中的伦理自然主义批判. 学术月刊, 2020, 52(9): 39-47.

  • [10]

    刘琪. 现代性语境下族群认同的消弭与建构 —— 对迪庆藏族自治州两个村落的比较研究. 学术月刊, 2016, 48(03): 138-146.

  • [11]

    沈坤荣 周铃铃. 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现实挑战与路径选择. 学术月刊, 2024, 56(1): 60-69.

  • [12]

    李勤通. 法律儒家化及其解释力. 学术月刊, 2020, 52(8): 157-169.

  • [13]

    甘绍平. 隐私的层级结构与伦理向度. 学术月刊, 2022, 54(12): 5-14.

  • [14]

    夏中义. 学术史提问与“新世代”焦虑 —— 兼回应王建疆教授. 学术月刊, 2016, 48(06): 93-100.

  • [15]

    吴文芳, 刘洁. 新技术变革时代“人”的变迁与社会法回应. 学术月刊, 2021, 53(8): 106-122.

  • [16]

    陈赟. 历史意义的焦虑:“普遍历史”的回应及其病理. 学术月刊, 2022, 54(1): 34-45.

  • [17]

    汪仲启. 指派责任制:回应性政府建构的一种有效机制. 学术月刊, 2022, 54(11): 84-95, 120.

  • [18]

    王烨,孟天广. 横向权力结构与地方政府回应性:分职与协同. 学术月刊, 2024, 56(2): 103-114.

  • [19]

    陈雅文. 公民德性与伦理德性:关怀伦理学的一种启示. 学术月刊, 2019, 51(7): 22-30.

  • [20]

    王定安. 中国礼仪之争中的儒家宗教性问题. 学术月刊, 2016, 48(07): 17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