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徐秀明. 文化冲突与叙事错位——由《长恨歌》谈王安忆的小说美学及其创作转向. 学术月刊, 2017, 49(07): 127-135.

  • [2]

    管毅平, 叶兵. 部落间生产技术差异、冲突技术差异与等级制的起源. 学术月刊, 2016, 48(10): 67-76.

  • [3]

    卢文超. 当代艺术创作的社会学转向.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17-124.

  • [4]

    蔡宗齐. 明清诗学中以意为主的创作论. 学术月刊, 2023, 55(3): 151-161.

  • [5]

    杨乃乔, 姜哲. 性情的学术诉求与多元的学术观念—— 杨乃乔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79-184.

  • [6]

    郭勇健. 主体间性与中国当代美学. 学术月刊, 2019, 51(10): 139-149.

  • [7]

    高瑞泉. 学术创新与论辩合理性的扩充. 学术月刊, 2016, 48(09): 5-7.

  • [8]

    赖岳山. 互为体用的“隐微政治”与“客观学术”. 学术月刊, 2017, 49(11): 161-147.

  • [9]

    包刚升. 范式的转型:政治科学研究与学术期刊的使命.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7-19.

  • [10]

    叶德磊. 经济学面对的质疑与误解—— 基于学术案例的分析. 学术月刊, 2018, 50(02): 85-93.

  • [11]

    段德敏. 冲突还是协调:协商民主与政治代表机制间关系分析. 学术月刊, 2018, 50(03): 115-124.

  • [12]

    王建民. 何以感通:“将心比心”与“主体间性理解”之辨.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09-116.

  • [13]

    许纪霖. 互联网时代的两个学术场域与创新评价机制. 学术月刊, 2016, 48(09): 8-10.

  • [14]

    朱红, 王振忠. “末代秀才”詹鸣铎与《振先杂稿》的学术价值. 学术月刊, 2020, 52(11): 168-178.

  • [15]

    任勇. 社会公共安全研究的问题驱动、理论来源与学术建构. 学术月刊, 2019, 51(3): 70-81.

  • [16]

    江守义. 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关系—— 基于文论史和文学创作的思考. 学术月刊, 2018, 50(04): 118-127.

  • [17]

    郁建兴, 刘殷东. 纵向政府间关系中的督察制度:以中央环保督察为研究对象. 学术月刊, 2020, 52(7): 69-80.

  • [18]

    王鸷嘉. 学术史中的话语演变与谱系构建—— 清代公羊学史与庄存与. 学术月刊, 2018, 50(03): 139-150.

  • [19]

    吴秀明. 一场迟到了的“学术再发动” —— 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意义、特点与问题.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25-132.

  • [20]

    张涛甫 周奇. 实事与求是:值得一往情深的学术人生——张涛甫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24, 56(2): 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