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黄平. 王小波与文学史. 学术月刊, 2017, 49(12): 134-143.

  • [2]

    孙周兴. 我们可以通过汉语做何种哲学. 学术月刊, 2018, 50(7): 25-31.

  • [3]

    . 国际英文期刊《中国文学与文化》第九卷十七期目录. 学术月刊, 2022, 54(5): 1-2.

  • [4]

    . 世界文学与文学史的写作. 学术月刊, 2023, 55(1): 138-153.

  • [5]

    洪罡. 元虚构与当代中国文学先锋. 学术月刊, 2016, 48(03): 113-119.

  • [6]

    陈平, 冯贤亮. 从经济史到文化史:传统江南研究的若干问题述评. 学术月刊, 2020, 52(6): 148-161, 178.

  • [7]

    吴俊. 文学史和跨学科学术——文学史周期律和文体文类的功能. 学术月刊, 2023, 55(5): 150-156.

  • [8]

    于树军. 浩然的文学史焦虑与自我反省及重塑 ——以《金光大道》再版本的修改为例.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25-133.

  • [9]

    李怡. 现代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权力化语言. 学术月刊, 2020, 52(7): 126-134.

  • [10]

    陈晓明. 无法终结的现代性—— 关于中国文学的“当代性”的思考. 学术月刊, 2016, 48(08): 113-123.

  • [11]

    马戎. 中国文化与政治交往史中的“蛮夷”“入主中原”. 学术月刊, 2019, 51(2): 167-175.

  • [12]

    侯体健. 复调的戏谑:《文房四友除授集》的形式创造与文学史意义. 学术月刊, 2018, 50(02): 123-132.

  • [13]

    赵静蓉. 数字时代我们如何见证. 学术月刊, 2024, 56(3): 155-164.

  • [14]

    赖大仁, 张雨舟. 我国文学本质论话语构建:现代生成与当代演变. 学术月刊, 2022, 54(11): 160-168, 206.

  • [15]

    郭恋东. 论中国文坛对海外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接受与反思. 学术月刊, 2017, 49(01): 117-124.

  • [16]

    斯炎伟. 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中的理论思维问题. 学术月刊, 2017, 49(10): 18-22.

  • [17]

    汤哲声. 如何评估: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批评标准的建构和价值评析. 学术月刊, 2019, 51(4): 121-127, 138.

  • [18]

    梁永佳. 族群本体:作为 “原住民” 和 “我们人” 的马来西亚知翁人. 学术月刊, 2022, 54(10): 164-175, 199.

  • [19]

    王海晗,文贵良.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12): 191-198.

  • [20]

    吴秀明. 一场迟到了的“学术再发动” —— 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意义、特点与问题.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2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