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庆节. 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是“哲学人类学”吗?. 学术月刊, 2019, 51(8): 5-12.

  • [2]

    王晓升. 阿多诺对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内在批判. 学术月刊, 2017, 49(07): 25-34.

  • [3]

    马琳. 海德格尔与黑格尔关于非性概念的交涉. 学术月刊, 2017, 49(10): 35-45.

  • [4]

    杨乃乔. 从“Vernehmen”到“觉知”的多重语际翻译:论海德格尔存在论诠释学对形而上学先验意义的解构. 学术月刊, 2023, 55(3): 162-176.

  • [5]

    黄瑞成, 张鑫, 玛赫更里. 施特劳斯政治哲学与海德格尔. 学术月刊, 2022, 54(6): 85-97.

  • [6]

    郁振华. 论哲学中的实践转向. 学术月刊, 2023, 55(12): 5-15.

  • [7]

    任保平. “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的重大理论问题. 学术月刊, 2021, 53(2): 75-84.

  • [8]

    李圣传. 黄药眠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价值论转向. 学术月刊, 2017, 49(04): 104-112.

  • [9]

    吴晓明. 论黑格尔对形式主义学术的批判. 学术月刊, 2019, 51(2): 5-16.

  • [10]

    韩林合. 论康德哲学中的过度决定问题. 学术月刊, 2020, 52(8): 37-45, 55.

  • [11]

    吴晓明. 重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学术月刊, 2021, 53(4): 5-20.

  • [12]

    魏屹东, 武胜国. “自由意志问题”的语境同一论解答. 学术月刊, 2018, 50(11): 18-27.

  • [13]

    孙向晨. 黑格尔论国家与宗教. 学术月刊, 2019, 51(4): 17-30.

  • [14]

    孙向晨.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及其所代表的伦理性原则——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家庭”问题的解读. 学术月刊, 2017, 49(04): 15-27.

  • [15]

    凤媛. 《不成问题的问题》的多重意蕴空间——兼论抗战文艺的“情”“理”之辩. 学术月刊, 2024, 56(2): 166-174.

  • [16]

    王利明. 论民法典物权编中居住权的若干问题. 学术月刊, 2019, 51(7): 91-100, 148.

  • [17]

    段德敏. 托克维尔论自由与权威. 学术月刊, 2016, 48(10): 91-98.

  • [18]

    肖伟胜. “文化转向”与视觉方法论研究. 学术月刊, 2017, 49(03): 131-140.

  • [19]

    孙江. 概念史研究的中国转向. 学术月刊, 2018, 50(10): 150-158.

  • [20]

    陈伟. 托克维尔的自由概念. 学术月刊, 2016, 48(04): 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