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先刚. 谢林论神话的起源和本质. 学术月刊, 2022, 54(7): 18-26.

  • [2]

    范勇鹏. 美国制度的起源与本质:从公司到国家. 学术月刊, 2020, 52(10): 62-76.

  • [3]

    范志泉, 邓晓华, 王传超. 语言与基因:论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 学术月刊, 2018, 50(10): 175-184.

  • [4]

    景海峰. 诠释学的历史性与儒家经典起源. 学术月刊, 2021, 53(4): 21-31.

  • [5]

    张永清. 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拓展与突破. 学术月刊, 2022, 54(3): 172-182, 224.

  • [6]

    王宏图. 古典摹写、文化认同与创造性转化—— 《朱雀》《北鸢》与“江南三部曲”的不同书写策略. 学术月刊, 2017, 49(07): 111-119.

  • [7]

    谢维扬,赵争. 酋邦与国家接近的程度及对国家起源研究的影响. 学术月刊, 2018, 50(8): 149-158.

  • [8]

    李圣传. 美的本质问题在欧洲的起源、发展与启示. 学术月刊, 2022, 54(11): 169-180.

  • [9]

    陈波. “中国本部”概念的起源与建构——1550年代至1795年. 学术月刊, 2017, 49(04): 145-166.

  • [10]

    管毅平, 叶兵. 部落间生产技术差异、冲突技术差异与等级制的起源. 学术月刊, 2016, 48(10): 67-76.

  • [11]

    王晓朝. 古希腊智慧观念之起源与明智论的生成. 学术月刊, 2023, 55(5): 17-25.

  • [12]

    杨文姣, 孙瑾, 郭健新, 王传超. 语言、考古和遗传学多学科视角下的印欧语系起源与扩散. 学术月刊, 2021, 53(5): 175-185.

  • [13]

    章益国. 从“六经皆史”到“四部皆通”. 学术月刊, 2017, 49(11): 142-147.

  • [14]

    刘旭光. “审美”的历程与“审美”的重建. 学术月刊, 2016, 48(01): 127-138.

  • [15]

    ● 刘康, ○ 颜芳. 中国的世界,世界的中国. 学术月刊, 2020, 52(2): 176-184.

  • [16]

    刘琪. 缺失的“民族”与整体的“社会”. 学术月刊, 2020, 52(11): 150-159.

  • [17]

    胡友峰. 自然审美:主观的与客观的. 学术月刊, 2021, 53(6): 183-194.

  • [18]

    赵培. 波动的权威 游移的道统. 学术月刊, 2021, 53(2): 36-49.

  • [19]

    高砚平. 复制的“拉奥孔”与可疑的“静穆”. 学术月刊, 2021, 53(8): 174-186.

  • [20]

    杨春时. 作为礼物的艺术. 学术月刊, 2020, 52(9): 12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