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曹禧修. 《祝福》《野草》与鲁迅独异的生命哲学. 学术月刊, 2018, 50(11): 141-148.

  • [2]

    王宇. 从“卫生现代性”重审鲁迅的弃医从文. 学术月刊, 2021, 53(8): 163-173.

  • [3]

    陈建华. 商品、家庭与全球现代性. 学术月刊, 2020, 52(7): 135-145.

  • [4]

    竺建新. 人物形象的塑造. 学术月刊, 2020, 52(12): 123-132.

  • [5]

    王风. 《野草》:意义的黑洞与“肉薄”虚妄. 学术月刊, 2021, 53(12): 151-167.

  • [6]

    符杰祥, 李向南. “发大声于海上”. 学术月刊, 2022, 54(2): 176-184.

  • [7]

    聂敏里. 士与现代公共知识分子. 学术月刊, 2022, 54(10): 23-32.

  • [8]

    张仲民. 世界语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界主义想象 —— 以刘师培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43-157.

  • [9]

    张 泉. 文学“统战”与当代文学在新中国的重建—— 以《亦报》场域中的“沦陷区三家”梅娘、周作人、张爱玲为例. 学术月刊, 2018, 50(04): 98-107.

  • [10]

    文军,林茂. 知识分子:一个概念的社会学考评—— 基于“德雷福斯事件”的话语权分析. 学术月刊, 2018, 50(7): 70-79.

  • [11]

    郜元宝. 世界而非东亚的鲁迅. 学术月刊, 2020, 52(1): 121-141.

  • [12]

    郜元宝. 鲁迅杂文人物形象谱系研究小史. 学术月刊, 2022, 54(3): 162-171.

  • [13]

    曹清华. 压抑/解放:鲁迅作品的一组对照. 学术月刊, 2023, 55(9): 161-169.

  • [14]

    陈力君. 论“鲁迅影像”中的绍兴空间营构. 学术月刊, 2020, 52(1): 142-150.

  • [15]

    黄海飞. 《鲁迅全集》的编纂与现代文学文献学的互动. 学术月刊, 2021, 53(4): 152-161.

  • [16]

    韩琛. 近代的超克、漫长的20世纪与“竹内鲁迅”. 学术月刊, 2016, 48(06): 111-120.

  • [17]

    王云. 悲天与悯人:鲁迅评判艺术正义的两种立场. 学术月刊, 2023, 55(9): 131-141.

  • [18]

    褚潇白. 以身体书写复仇——论鲁迅《复仇(其二)》对“耶稣受难”的重写. 学术月刊, 2023, 55(9): 152-160.

  • [19]

    张全之,金智贤.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鲁迅. 学术月刊, 2023, 55(9): 142-151.

  • [20]

    陈平原. 鹦鹉救火与铸剑复仇—— 胡适与鲁迅的济世情怀. 学术月刊, 2017, 49(08): 12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