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陶庆,马方云. 发生学与类型学视域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从“黑猩猩的政治”说起. 学术月刊, 2018, 50(8): 69-79.

  • [2]

    牛长璐, 刘建军. 让社会运转起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公共生活建构. 学术月刊, 2020, 52(3): 68-78.

  • [3]

    丁元竹. 社会关系模式建构:社区、主权国家与全球化视角. 学术月刊, 2019, 51(7): 66-75.

  • [4]

    赵鼎新. 国家合法性和国家社会关系. 学术月刊, 2016, 48(08): 166-178.

  • [5]

    郁建兴, 黄亮.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动力: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框架. 学术月刊, 2017, 49(02): 96-105.

  • [6]

    朱成燕, 储建国. 央地关系的协调性与当代中国纵向政治制度变迁. 学术月刊, 2019, 51(4): 73-83.

  • [7]

    郁建兴, 李琳. 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关系的重构—— 基于浙江省县乡两级政府扩权改革的研究. 学术月刊, 2016, 48(01): 101-116.

  • [8]

    赖大仁. 当代中国文论的学科反思与建构的理论基点. 学术月刊, 2017, 49(09): 102-108.

  • [9]

    李威利. 新单位制: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结构中的节点政治. 学术月刊, 2019, 51(8): 78-88.

  • [10]

    李向平. “信仰私享”与“平等社会”——当代中国的宗教信仰方式及其价值观. 学术月刊, 2017, 49(07): 165-179.

  • [11]

    张幼文. 要素流动下世界经济的机制变化与结构转型. 学术月刊, 2020, 52(5): 39-50.

  • [12]

    汪仲启. 互动与聚合:当代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动力与边界. 学术月刊, 2019, 51(3): 82-94.

  • [13]

    王炳权. 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发展:回顾与前瞻. 学术月刊, 2019, 51(6): 64-77.

  • [14]

    杨国荣. 世界哲学视域中的智慧说——冯契与走向当代的中国哲学. 学术月刊, 2016, 48(02): 5-22.

  • [15]

    刘正强. 中国访民的理想型—— 立基于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本土解释. 学术月刊, 2018, 50(02): 103-113.

  • [16]

    殷德生. 中国式经济赶超与结构转型:规律及原创性理论. 学术月刊, 2021, 53(12): 45-59, 73.

  • [17]

    曹正汉, 聂晶, 张晓鸣. 中国公共事务的集权与分权: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学术月刊, 2020, 52(4): 69-83.

  • [18]

    马艳, 王琳, 杨培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资本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 学术月刊, 2018, 50(10): 58-68.

  • [19]

    吴婷. “关系” 与 “结构”:《曼彻斯特笔记》中的“生产话语”. 学术月刊, 2022, 54(6): 24-29.

  • [20]

    洪罡. 元虚构与当代中国文学先锋. 学术月刊, 2016, 48(03): 11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