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金滢坤, 常荩心. 汉魏两晋南北朝儒家经典与童蒙教育. 学术月刊, 2021, 53(2): 181-194.

  • [2]

    景海峰. 从“口耳相传”到“著之竹帛”. 学术月刊, 2022, 54(5): 5-15.

  • [3]

    郑作彧. “社会学本土化”的德国经验:“角色之争”及其去美国化效应. 学术月刊, 2021, 53(5): 120-133.

  • [4]

    杜文俊, 陈超. 引入与调适:自然惩罚免刑规则的本土化建构. 学术月刊, 2023, 55(1): 95-109.

  • [5]

    谢宇. 社会学本土化与定量研究的再思考. 学术月刊, 2024, 56(3): 120-128.

  • [6]

    范晓光. 中国社会学人的“本土化”意识与知识生产. 学术月刊, 2024, 56(1): 115-126.

  • [7]

    周业安, 王一子. 致力于推动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的本土化研究——周业安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78-184.

  • [8]

    景海峰. 诠释学的历史性与儒家经典起源. 学术月刊, 2021, 53(4): 21-31.

  • [9]

    李勤通. 法律儒家化及其解释力. 学术月刊, 2020, 52(8): 157-169.

  • [10]

    金滢坤. 唐五代儒家经典的启蒙教育.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40-148.

  • [11]

    吴越菲. 迈向流动性治理:新地域空间的理论重构及其行动策略. 学术月刊, 2019, 51(2): 86-95.

  • [12]

    柯马丁. 超越本土主义:早期中国研究的方法与伦理. 学术月刊, 2017, 49(12): 112-121.

  • [13]

    刘正强. 中国访民的理想型—— 立基于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本土解释. 学术月刊, 2018, 50(02): 103-113.

  • [14]

    王中江. 权力的正当性基础:早期儒家“民意论”的形态和构成. 学术月刊, 2021, 53(3): 5-16.

  • [15]

    王宏图. 古典摹写、文化认同与创造性转化—— 《朱雀》《北鸢》与“江南三部曲”的不同书写策略. 学术月刊, 2017, 49(07): 111-119.

  • [16]

    韩志明. 国家治理的信息叙事:清晰性、清晰化与清晰度. 学术月刊, 2019, 51(9): 82-94.

  • [17]

    董直庆, 王辉. 城镇化、经济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异质性. 学术月刊, 2019, 51(10): 54-66.

  • [18]

    董磊明, 邹松. 中国村社自主性与外部资源的内部化. 学术月刊, 2020, 52(6): 71-83.

  • [19]

    何大安.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阶段性及条件配置. 学术月刊, 2022, 54(4): 38-49.

  • [20]

    房慧颖. 刑法谦抑性原则的价值定位与规范化构造. 学术月刊, 2022, 54(7): 11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