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黄俊杰. 儒学能为21世纪新生态文化提供何种思想资源. 学术月刊, 2023, 55(1): 11-19.

  • [2]

    陈伯海. 儒家“情性”观简释. 学术月刊, 2021, 53(9): 151-158.

  • [3]

    王振复. 原始“信文化”说与人类学转向. 学术月刊, 2022, 54(8): 129-142.

  • [4]

    徐陶. 中西哲学会通视域中的 “内在超越”与“天人合一”. 学术月刊, 2016, 48(06): 166-176.

  • [5]

    叶舒宪. 人类学转向:新文科的跨学科引领. 学术月刊, 2022, 54(8): 143-154.

  • [6]

    陶庆, 陈津京. 新政治人类学:一种跨学科的理解范式. 学术月刊, 2017, 49(02): 106-116.

  • [7]

    王庆节. 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是“哲学人类学”吗?. 学术月刊, 2019, 51(8): 5-12.

  • [8]

    张一兵. 关系本体论与所与−所识二肢认知. 学术月刊, 2019, 51(7): 5-12.

  • [9]

    郑宗义. 再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学术月刊, 2018, 50(8): 5-19.

  • [10]

    肖伟胜. “文化转向”与视觉方法论研究. 学术月刊, 2017, 49(03): 131-140.

  • [11]

    成中英. 本体诠释学即中国诠释学——兼论中西诠释思想的异同与交融. 学术月刊, 2023, 55(10): 5-14.

  • [12]

    陶庆, 梁晓安. 政治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学术月刊, 2022, 54(8): 67-79.

  • [13]

    范可. 人类学视野里的生存性智慧与生态文明. 学术月刊, 2020, 52(3): 141-154, 120.

  • [14]

    南星. 康德式自由:人类学的而非形而上学的. 学术月刊, 2023, 55(8): 27-40.

  • [15]

    计海庆. 人类增强伦理中的伦理自然主义批判. 学术月刊, 2020, 52(9): 39-47.

  • [16]

    吴震. 作为良知伦理学的“知行合一”论 ——以“一念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18, 50(5): 14-24.

  • [17]

    罗安宪. 论老子哲学中的“自然”. 学术月刊, 2016, 48(10): 36-43.

  • [18]

    卢文超. 当代艺术创作的社会学转向.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17-124.

  • [19]

    陈云松. 社会计算在文化社会学中的运用. 学术月刊, 2022, 54(1): 138-145.

  • [20]

    陈文婷. 故纸堆与双螺旋的结合:分子人类学应用于历史研究的方法与前景. 学术月刊, 2016, 48(02): 169-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