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罗剑波, 范越. 民国时期《九歌图》的流传与新创. 学术月刊, 2020, 52(12): 133-144.

  • [2]

    付建舟. 中国现代文学“图像世界”的三种图像模式. 学术月刊, 2021, 53(7): 168-178.

  • [3]

    李晓愚. 图像如何“为史”. 学术月刊, 2022, 54(12): 153-164.

  • [4]

    周宪. 王广义的中国波普艺术图像学——以《大批判:可口可乐》系列为分析对象. 学术月刊, 2018, 50(01): 140-150.

  • [5]

    方长安. 传播接受与中国新诗史重构论. 学术月刊, 2022, 54(10): 134-143, 155.

  • [6]

    蔡宗齐, 何敏. 跨文明研究视阈中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蔡宗齐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7, 49(02): 179-184.

  • [7]

    汪正龙. 图像时代的文学变异. 学术月刊, 2019, 51(10): 132-138.

  • [8]

    杜金. 故事、图像与法律宣传. 学术月刊, 2019, 51(3): 109-122.

  • [9]

    马建标. 塑造救世主:“一战”后期“威尔逊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64-172.

  • [10]

    付建舟. 进化论传播脉络与近代中国的“食人”言说. 学术月刊, 2019, 51(3): 131-139.

  • [11]

    王宇. 民族志叙事与女性经验. 学术月刊, 2023, 55(1): 154-163.

  • [12]

    邓绍根, 杨雅芸, 尚旭旭. 媒介、交往与近代化中国—— 第四届传播视野下的中国研究论坛综述. 学术月刊, 2017, 49(01): 177-178.

  • [13]

    高世蒙. 歧义纷呈的“漩涡”:1930年代中国“现代派”的生成与流变. 学术月刊, 2022, 54(5): 151-160.

  • [14]

    陈波. “中国本部”概念的起源与建构——1550年代至1795年. 学术月刊, 2017, 49(04): 145-166.

  • [15]

    范广欣. 《社会契约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以首个汉译本的重刊和引用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23, 55(11): 180-188.

  • [16]

    张长虹. 亦真亦幻:图像与文献的交错. 学术月刊, 2017, 49(12): 33-37.

  • [17]

    刘恒武. 图像观识与海上丝绸之路史. 学术月刊, 2017, 49(12): 44-47.

  • [18]

    周寻. 多元人文主义视域下的普实克与夏志清.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57-167.

  • [19]

    罗志田, 张洪彬. 学术史、思想史和人物研究—— 罗志田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6, 48(12): 174-179.

  • [20]

    刘超. 铁蹄下的“救亡式启蒙”——“艺文志派”的文化民族主义策略. 学术月刊, 2018, 50(02): 13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