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刘旭光. 自由游戏−自由愉悦. 学术月刊, 2020, 52(6): 122-134.

  • [2]

    南帆. 文学批评:审美主义及其历史视域. 学术月刊, 2023, 55(11): 136-145.

  • [3]

    葛永海. 地域审美视角与六朝文学之 “江南”意象的历史生成. 学术月刊, 2016, 48(03): 90-103.

  • [4]

    徐赣丽. 城市化背景下民俗学的“时空转向”:从民间文化到大众文化. 学术月刊, 2016, 48(01): 117-126.

  • [5]

    汤哲声. 何谓通俗:“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概念的解构与辨析. 学术月刊, 2018, 50(9): 131-139.

  • [6]

    姚文放. 审美与政治之间回环往复的“韵律”—— 弗·詹姆逊的生产性文学批评. 学术月刊, 2018, 50(9): 140-148.

  • [7]

    刘旭光. “审美”的历程与“审美”的重建. 学术月刊, 2016, 48(01): 127-138.

  • [8]

    刘旭光. 审美灵境论. 学术月刊, 2022, 54(7): 149-160.

  • [9]

    刘训练. 天性、机运与制度化的德性——马基雅维利的机运—德性论题再考察. 学术月刊, 2024, 56(1): 81-91.

  • [10]

    代迅. 走出德国古典美学:中国美学发展的时代主题. 学术月刊, 2016, 48(11): 140-149.

  • [11]

    张静. 本维尼斯特语言学思想对罗兰·巴特“写作”主题的影响. 学术月刊, 2022, 54(9): 171-182.

  • [12]

    颜翔林. 审美体验及其性质与对象. 学术月刊, 2018, 50(7): 150-158.

  • [13]

    刘旭光. 审美中的“完美判断”及其终结. 学术月刊, 2019, 51(6): 129-142.

  • [14]

    杨春时. 中华审美现象学的构成. 学术月刊, 2017, 49(06): 5-11.

  • [15]

    陈伯海. 华夏传统审美精神探略. 学术月刊, 2018, 50(8): 125-133.

  • [16]

    胡友峰. 自然审美:主观的与客观的. 学术月刊, 2021, 53(6): 183-194.

  • [17]

    陶东风. 汉娜·阿伦特“世界”概念浅析. 学术月刊, 2024, 56(2): 115-123.

  • [18]

    陈伟. 托克维尔的自由概念. 学术月刊, 2016, 48(04): 84-90.

  • [19]

    顾少华. 清末“历史哲学”概念的创制. 学术月刊, 2017, 49(07): 157-164.

  • [20]

    颜青山. 知性的概念史与知性哲学. 学术月刊, 2021, 53(6): 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