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聂敏里. 康德与福柯:被误读的“启蒙”及其后现代思想效应. 学术月刊, 2023, 55(9): 14-21.

  • [2]

    王子夔. 现代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从“类型”到“分波次”. 学术月刊, 2018, 50(03): 177-184.

  • [3]

    张先清, 刘长仪. 从“他者”到“国民”. 学术月刊, 2018, 50(12): 142-152.

  • [4]

    李维武. 从批判旧家庭到走出小家庭——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家庭观. 学术月刊, 2017, 49(06): 26-41.

  • [5]

    季勇, 刘怀玉.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综合评价 ( 2009—2018 年 ). 学术月刊, 2023, 55(1): 208-216.

  • [6]

    黄少安. 完整的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选择与改革. 学术月刊, 2022, 54(2): 36-47.

  • [7]

    霍伟岸. 党争及其克服——从柏拉图到麦迪逊. 学术月刊, 2017, 49(02): 117-134.

  • [8]

    周黎安. 从“双重创造”到“双向塑造”. 学术月刊, 2023, 55(3): 5-21.

  • [9]

    赵燕菁. 范式转变:从均衡到竞争. 学术月刊, 2016, 48(09): 59-72.

  • [10]

    范广欣. 从齐家到经世如何可能. 学术月刊, 2019, 51(12): 169-179.

  • [11]

    张会永. 康德的两种道德目的概念 ——兼论一种康德式后果主义的可能性. 学术月刊, 2018, 50(6): 22-31.

  • [12]

    丁为祥. 从“虚气相即”到“知行合一”. 学术月刊, 2020, 52(10): 18-31, 129.

  • [13]

    何勤华, 张顺. 从“民惟邦本”到“以人民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22, 54(9): 111-122.

  • [14]

    刘亚秋. 从口述到文字:文化记忆研究的视角转换. 学术月刊, 2023, 55(6): 125-139.

  • [15]

    贺来. 从特殊的“知识类型”到特殊的“人类活动”. 学术月刊, 2019, 51(12): 5-12.

  • [16]

    景海峰. 从“口耳相传”到“著之竹帛”. 学术月刊, 2022, 54(5): 5-15.

  • [17]

    徐贤樑. 从“意识的发现之旅”到“精神的奥德赛”. 学术月刊, 2022, 54(6): 167-178.

  • [18]

    张文宏, 刘飞, 项军. 相对收入与中国夫妻地位认同. 学术月刊, 2021, 53(9): 139-150.

  • [19]

    王宇. 从“卫生现代性”重审鲁迅的弃医从文. 学术月刊, 2021, 53(8): 163-173.

  • [20]

    沈国威. “言文一致”:从词汇看现代汉语的现代性. 学术月刊, 2021, 53(12): 19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