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何翔舟. 公共治理边际模型及以人民为中心理念验证. 学术月刊, 2020, 52(12): 68-78.

  • [2]

    王宏图. 成长的烦恼及其限度—— 从路内作品的“成长发展小说”特性看新生代作家的精神征候. 学术月刊, 2016, 48(08): 124-130.

  • [3]

    李向平. “信仰私享”与“平等社会”——当代中国的宗教信仰方式及其价值观. 学术月刊, 2017, 49(07): 165-179.

  • [4]

    吴旭阳. 陪审团模式之行为实验比较研究. 学术月刊, 2017, 49(01): 104-116.

  • [5]

    黄俊杰. 儒学能为21世纪新生态文化提供何种思想资源. 学术月刊, 2023, 55(1): 11-19.

  • [6]

    周怡. 厚与薄:全球化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 学术月刊, 2022, 54(10): 120-133.

  • [7]

    . 传统意象的三种文化模式(专题讨论). 学术月刊, 2019, 51(2): 1-1.

  • [8]

    金理. 《十七岁的轻骑兵》与90年代青年的情感结构. 学术月刊, 2020, 52(4): 129-141.

  • [9]

    刘愿. 田赋、地租与中国传统社会乡村结构变迁 —— 基于20世纪20—30年代的分析. 学术月刊, 2016, 48(06): 53-67.

  • [10]

    杨向荣. 图像的话语深渊—— 从古希腊和中世纪的视觉文化观谈起. 学术月刊, 2018, 50(6): 113-120.

  • [11]

    姚文放. 诗学模式/阐释学模式:生产性文学批评的解读方法. 学术月刊, 2022, 54(9): 159-170.

  • [12]

    陈越峰. 风险行政的行为法构造. 学术月刊, 2020, 52(6): 98-110, 97.

  • [13]

    张卫国, 王双. 大国崛起:东亚模式与中国道路. 学术月刊, 2019, 51(10): 67-81.

  • [14]

    何大安, 杨益均. 大数据时代政府宏观调控的思维模式. 学术月刊, 2018, 50(5): 68-77.

  • [15]

    陈柏峰. 面向水利供给的农地制度模式选择. 学术月刊, 2020, 52(5): 113-125.

  • [16]

    尤陈俊. “讼师恶报”话语模式的力量及其复合功能. 学术月刊, 2019, 51(3): 95-108.

  • [17]

    蒋德海. 内部行政行为不应长期排斥在法治之外. 学术月刊, 2016, 48(12): 86-94.

  • [18]

    储翔. 专利侵权警告行为的正当性判断标准. 学术月刊, 2017, 49(03): 102-111.

  • [19]

    汪丁丁. 行为社会科学的三组特征事实. 学术月刊, 2017, 49(08): 5-17.

  • [20]

    翁士洪. 跨国行为体和没有政府的全球治理. 学术月刊, 2016, 48(02): 8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