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刘旭光. 自由游戏−自由愉悦. 学术月刊, 2020, 52(6): 122-134.

  • [2]

    刘旭光. 审美灵境论. 学术月刊, 2022, 54(7): 149-160.

  • [3]

    姚文放. 审美与政治之间回环往复的“韵律”—— 弗·詹姆逊的生产性文学批评. 学术月刊, 2018, 50(9): 140-148.

  • [4]

    方博. 马克思与德国浪漫派. 学术月刊, 2022, 54(2): 15-26.

  • [5]

    刘旭光. 论“审美理念”在康德美学中的作用—— 重构康德美学的一种可能. 学术月刊, 2017, 49(08): 141-151.

  • [6]

    刘旭光. “审美”的历程与“审美”的重建. 学术月刊, 2016, 48(01): 127-138.

  • [7]

    南星. 康德式自由:人类学的而非形而上学的. 学术月刊, 2023, 55(8): 27-40.

  • [8]

    卞绍斌. 强制与自由:康德法权学说的道德证成. 学术月刊, 2017, 49(05): 19-30.

  • [9]

    卞绍斌. 法则与自由:康德定言命令公式的规范性阐释. 学术月刊, 2018, 50(03): 42-56.

  • [10]

    杨春时. 中华审美现象学的构成. 学术月刊, 2017, 49(06): 5-11.

  • [11]

    陈伯海. 华夏传统审美精神探略. 学术月刊, 2018, 50(8): 125-133.

  • [12]

    颜翔林. 审美体验及其性质与对象. 学术月刊, 2018, 50(7): 150-158.

  • [13]

    胡友峰. 自然审美:主观的与客观的. 学术月刊, 2021, 53(6): 183-194.

  • [14]

    仲霞. 中西审美现象学的时空结构差异.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2-16.

  • [15]

    陈晓明. 论“新理性精神”的审美意涵. 学术月刊, 2022, 54(11): 148-159.

  • [16]

    周宪. 论科学发现中的审美赋能. 学术月刊, 2023, 55(6): 140-149.

  • [17]

    南帆. 文学批评:审美主义及其历史视域. 学术月刊, 2023, 55(11): 136-145.

  • [18]

    王耘. 论佛教“相”文化对审美意象创构的三重影响. 学术月刊, 2019, 51(2): 137-1.

  • [19]

    葛永海. 地域审美视角与六朝文学之 “江南”意象的历史生成. 学术月刊, 2016, 48(03): 90-103.

  • [20]

    朱立元, 张蕴贤. 新审美主义初探——透视后理论时代西方文论的一个面相. 学术月刊, 2018, 50(01): 11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