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玉. 论清末民初期刊白话文的传承与新变. 学术月刊, 2017, 49(09): 109-110.

  • [2]

    朱晓江. 语言与思想:胡适“白话文”主张的提出、受抑及转向. 学术月刊, 2016, 48(12): 122-135.

  • [3]

    杨嵘均. 网络民粹主义的行动逻辑、滋生情境及其治理. 学术月刊, 2021, 53(8): 79-91.

  • [4]

    刘晓军. “说”祭与“说”体. 学术月刊, 2019, 51(5): 112-124.

  • [5]

    何萍.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启. 学术月刊, 2022, 54(1): 11-24.

  • [6]

    高建平. “积淀说”的反思与重释“新感性”. 学术月刊, 2022, 54(3): 183-192.

  • [7]

    汤哲声. 何谓通俗:“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概念的解构与辨析. 学术月刊, 2018, 50(9): 131-139.

  • [8]

    张永清. 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拓展与突破. 学术月刊, 2022, 54(3): 172-182, 224.

  • [9]

    赵京华. 从晚清到五四:亚洲主义在中国的消退及其后果. 学术月刊, 2016, 48(05): 121-132.

  • [10]

    蒋建国. 晚清书院读报活动与时务新知的传播. 学术月刊, 2017, 49(04): 167-177.

  • [11]

    杨国荣. 世界哲学视域中的智慧说——冯契与走向当代的中国哲学. 学术月刊, 2016, 48(02): 5-22.

  • [12]

    张洪彬. 晚清疾疫理解的更新与世界的祛魅. 学术月刊, 2019, 51(10): 172-184.

  • [13]

    许纪霖. 晚清一代激进知识人的历史世界与精神情怀. 学术月刊, 2021, 53(5): 202-216.

  • [14]

    陶兴华, 易多明. 安维峻“陇上铁汉”的形象与晚清清流政治. 学术月刊, 2022, 54(7): 204-216.

  • [15]

    林秋云. 晚清“淫伶”案中的华洋交涉与集团竞争. 学术月刊, 2019, 51(4): 159-173.

  • [16]

    范广欣. 强势君主与社会契约:晚清中译本对卢梭理论的改造. 学术月刊, 2021, 53(2): 206-216.

  • [17]

    陈建华. 为“文言”一辩 —— 语言辩证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源起.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14-124.

  • [18]

    桑兵. 新文化运动与出版物的勃兴. 学术月刊, 2024, 56(3): 196-211.

  • [19]

    刘安琪. 治标与治本之争:重探抗战时期的保障作家运动. 学术月刊, 2022, 54(10): 156-163.

  • [20]

    沈 洁. 作为“枢纽”的庙宇:1920 至1940 年代村落场景中的“现代”与“国家”. 学术月刊, 2018, 50(04): 16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