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留华. 推理主义:逻辑与意义理论. 学术月刊, 2022, 54(5): 28-38.

  • [2]

    季勇, 刘怀玉.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综合评价 ( 2009—2018 年 ). 学术月刊, 2023, 55(1): 208-216.

  • [3]

    高松. 从动物到AI——对意义理解诸形态的现象学考察. 学术月刊, 2023, 55(11): 15-27.

  • [4]

    林忠军. 中国当代易学的反思与重建. 学术月刊, 2023, 55(1): 31-38.

  • [5]

    张凤林. 国家能力与体制转轨 —— 兼论新古典主义理论缺陷与中国改革的若干经验. 学术月刊, 2016, 48(04): 40-53.

  • [6]

    李世众. 穿梭于红尘佛国:清初地方合作者的道德困境及其解脱——以李象坤之《匊庵集选》为中心. 学术月刊, 2018, 50(03): 151-163.

  • [7]

    李勤通. 法律儒家化及其解释力. 学术月刊, 2020, 52(8): 157-169.

  • [8]

    孙万怀. 刑法解释位阶的新表述. 学术月刊, 2020, 52(9): 95-109.

  • [9]

    谢立中. 解释、充分解释与一般理论的建设. 学术月刊, 2022, 54(5): 119-127.

  • [10]

    张杰. 金融业“过度”扩张:中国的事实与解释. 学术月刊, 2021, 53(10): 60-76.

  • [11]

    何卫平. 解释学循环与美诺悖论. 学术月刊, 2019, 51(11): 15-23, 39.

  • [12]

    梅剑华. 意识理解的多元进路与解释鸿沟. 学术月刊, 2023, 55(10): 25-35.

  • [13]

    汪仕凯. 政治体制能力:一个解释国家治理兴衰的分析框架. 学术月刊, 2021, 53(10): 88-101.

  • [14]

    王正绪. 秩序与繁荣:政治学原初问题的制度主义解释. 学术月刊, 2022, 54(3): 110-123.

  • [15]

    杨显滨. 我国敏感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的规范解释与体系构造. 学术月刊, 2022, 54(10): 107-119.

  • [16]

    路平新. 论平等权的解释难题:结构性成因与诠释学思考. 学术月刊, 2022, 54(11): 107-120.

  • [17]

    马艳, 李韵, 蔡民强. “互联网空间”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学术月刊, 2016, 48(11): 70-83.

  • [18]

    刘正强. 中国访民的理想型—— 立基于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本土解释. 学术月刊, 2018, 50(02): 103-113.

  • [19]

    陈 赟. 《庄子》“小大之辩”两种解释取向及其有效界域. 学术月刊, 2019, 51(8): 13-26.

  • [20]

    刘磊. 中国土地制度的宪法解释:问题、争议及权衡. 学术月刊, 2019, 51(1): 105-114.